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杭州师范大学欢迎您

  • 我院成功举办“新征程上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

  • “英美文学书库”捐赠暨“外国文学与共同体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会

当前位置:首页   信息公开   党风廉政
【我的家教家风故事】言传身教树家风 ——“家”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发布日期:2017-11-09 15:01:21  发布者:陈姗珊

(家训——勤以持家,恒以治学,知书达理严律己;诚以为人,善以行事,海纳百川宽待人)


古人云:“家风正则社风正,家风清则国风清。”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家庭教育和民族团结时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诚如总书记所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教会我“勤业笃行”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亲、母亲都是人民教师。从小父母就有一个心愿,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加入“园丁之列”,圆梦“教师三口之家”。记得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当时皆任班主任,他们常常陪我吃完晚饭后就匆忙赶回学校,处理班级事务,督查晚自习纪律,留我一个在家独守空房。当时,父母分管的班级都是重点班,每班有近六十名学生,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需求,不论是半夜三更或适逢节假日,父亲母亲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学生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伸出援手。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令我终身难忘:“女儿啊,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也是我们的孩子啊!”父亲母亲在单位里都是连续多年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他们的荣誉证书可以装满好几个抽屉,几十年的从教生涯,早已“桃李满天下”。父亲的学生如今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干部,有的是教师,各行各业都有他们学生的身影。每逢过年,一届届的毕业生都会相约来看望父亲母亲,他们经常会回忆学生时代的趣闻乐事,评价我的父亲是“严师慈父”,评价我的母亲是“良师益友”,父亲母亲任教期间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深远,很多感动瞬间至今都历历在目,感怀在心。

记得我高中毕业远离家乡去北京上大学时,入学军训的第二天我持续高烧不退,室友都去场地训练了,自己孤零零躺在寝室,昏昏沉沉地浑身难受,这时一个陌生的身影在楼管的陪同下出现在我面前,原来是我们的辅导员特地来看望我,既耐心又关切地询问我的病情,还不辞辛劳陪同我去看病就诊挂点滴,让我在异乡求学之初就感受到亲人们的关怀与温暖。那时那刻,我更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父母也是怀揣着“一片丹心献学生”的信念,传递育人温暖,诠释职业真谛。

家,教会我“尽孝行善”

从小,父母就经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记得祖母在世时,父亲母亲时常会从乡下把祖母接到家里来住一段时间。每当父母晚上加班回家,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祖母房间问安,待到祖母安心入睡后,才到我房间询问我的情况,检查我的学业。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和祖母斗过嘴,婆媳关系十分融洽,祖母经常和街坊邻里夸我母亲“比自己的女儿还亲”。现在我已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每次与父母通话时,他们都会叮嘱我要孝顺公婆,铭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给儿子树立好尽孝榜样。

父亲母亲有空会经常讨论一些伦理纲常。比如,当探讨如何为人处事时,他们常会引用范仲淹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教我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经常换位思考,真诚待人,这样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亲朋关系都能融洽相处,相处好了,生活就能舒心幸福,工作也能顺心如意,社会就会和谐稳定。

记得自己大一入学以及研究生入学时,父母都忙于工作,我都是自己坐火车一路北上,临行前他们总不忘叮嘱我,亲人不在身边,希望能真诚待人,善心善行。读研时,一位室友半夜得了急性阑尾炎,我们赶忙送去医院,医生说要立刻手术切除阑尾。室友家庭经济困难,听闻需要手术,考虑到医药费就犹豫不决。我第一时间就掏出钱包,为其垫付了医药费,让医生尽快安排手术。第二天我父母得知这一情况,肯定了我的助人行为,并反复嘱咐我“要好好照顾室友,远亲不如近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她安心养病,不要操心医药费,不要让她的家人担心。”

家,教会我“厚德立身”

我母亲常说,我上幼儿园前就能背诵《三字经》了,这得益于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儿时的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父母会一直引导我礼让他人,友好相处,要听大哥哥大姐姐的话,同时也要爱护小弟弟小妹妹。与小朋友们一起用餐时,如果看到我拿了较大的水果或食物,父母就会念起《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你现在几岁啦?”话音刚落,我就会把手中大份的食品分给其他小朋友,自己拿小份吃,父亲母亲就会竖起大拇指给我点赞。

参加工作之后,因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我经常会与父母探讨育人工作的理念与心得。父母总会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要学会尊重和倾听学生的心声,虽然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但很多学生刚进入大学都是迷茫的,需要有人指引,要做一名称职的领航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记住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这个家庭的幸福人生。


如今,我已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了七年多,带出了两届毕业生,每次毕业临别都能感受到学生溢于言表的难忘师生情。受父母影响,我将言传身教融入到工作与生活中,行有德之事,做有德之人,将点点滴滴汇流成河。我一直坚信,不论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如果每个人只想唱出自己,很难唱出和谐之音;如果大家都能如同交响乐,即使每样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色,但能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和谐鸣奏,必能奏响“家和万事兴”的华丽乐章!


党风廉政

【我的家教家风故事】言传身教树家风 ——“家”教会我的那些事儿

陈姗珊 · 2017-11-09

(家训——勤以持家,恒以治学,知书达理严律己;诚以为人,善以行事,海纳百川宽待人)


古人云:“家风正则社风正,家风清则国风清。”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家庭教育和民族团结时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诚如总书记所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无规矩不成方圆。


家,教会我“勤业笃行”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之家,父亲、母亲都是人民教师。从小父母就有一个心愿,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加入“园丁之列”,圆梦“教师三口之家”。记得我刚上小学一年级,父母当时皆任班主任,他们常常陪我吃完晚饭后就匆忙赶回学校,处理班级事务,督查晚自习纪律,留我一个在家独守空房。当时,父母分管的班级都是重点班,每班有近六十名学生,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需求,不论是半夜三更或适逢节假日,父亲母亲都会第一时间赶去学生身边,为他们排忧解难,伸出援手。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令我终身难忘:“女儿啊,班里的每一位学生也是我们的孩子啊!”父亲母亲在单位里都是连续多年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他们的荣誉证书可以装满好几个抽屉,几十年的从教生涯,早已“桃李满天下”。父亲的学生如今有的是将军,有的是干部,有的是教师,各行各业都有他们学生的身影。每逢过年,一届届的毕业生都会相约来看望父亲母亲,他们经常会回忆学生时代的趣闻乐事,评价我的父亲是“严师慈父”,评价我的母亲是“良师益友”,父亲母亲任教期间的言传身教对他们影响深远,很多感动瞬间至今都历历在目,感怀在心。

记得我高中毕业远离家乡去北京上大学时,入学军训的第二天我持续高烧不退,室友都去场地训练了,自己孤零零躺在寝室,昏昏沉沉地浑身难受,这时一个陌生的身影在楼管的陪同下出现在我面前,原来是我们的辅导员特地来看望我,既耐心又关切地询问我的病情,还不辞辛劳陪同我去看病就诊挂点滴,让我在异乡求学之初就感受到亲人们的关怀与温暖。那时那刻,我更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父母也是怀揣着“一片丹心献学生”的信念,传递育人温暖,诠释职业真谛。

家,教会我“尽孝行善”

从小,父母就经常教育我“百善孝为先”。记得祖母在世时,父亲母亲时常会从乡下把祖母接到家里来住一段时间。每当父母晚上加班回家,进家门第一件事就是先到祖母房间问安,待到祖母安心入睡后,才到我房间询问我的情况,检查我的学业。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有和祖母斗过嘴,婆媳关系十分融洽,祖母经常和街坊邻里夸我母亲“比自己的女儿还亲”。现在我已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每次与父母通话时,他们都会叮嘱我要孝顺公婆,铭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给儿子树立好尽孝榜样。

父亲母亲有空会经常讨论一些伦理纲常。比如,当探讨如何为人处事时,他们常会引用范仲淹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教我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都要经常换位思考,真诚待人,这样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亲朋关系都能融洽相处,相处好了,生活就能舒心幸福,工作也能顺心如意,社会就会和谐稳定。

记得自己大一入学以及研究生入学时,父母都忙于工作,我都是自己坐火车一路北上,临行前他们总不忘叮嘱我,亲人不在身边,希望能真诚待人,善心善行。读研时,一位室友半夜得了急性阑尾炎,我们赶忙送去医院,医生说要立刻手术切除阑尾。室友家庭经济困难,听闻需要手术,考虑到医药费就犹豫不决。我第一时间就掏出钱包,为其垫付了医药费,让医生尽快安排手术。第二天我父母得知这一情况,肯定了我的助人行为,并反复嘱咐我“要好好照顾室友,远亲不如近邻,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她安心养病,不要操心医药费,不要让她的家人担心。”

家,教会我“厚德立身”

我母亲常说,我上幼儿园前就能背诵《三字经》了,这得益于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儿时的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父母会一直引导我礼让他人,友好相处,要听大哥哥大姐姐的话,同时也要爱护小弟弟小妹妹。与小朋友们一起用餐时,如果看到我拿了较大的水果或食物,父母就会念起《三字经》:“融四岁,能让梨,你现在几岁啦?”话音刚落,我就会把手中大份的食品分给其他小朋友,自己拿小份吃,父亲母亲就会竖起大拇指给我点赞。

参加工作之后,因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我经常会与父母探讨育人工作的理念与心得。父母总会语重心长地教导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要学会尊重和倾听学生的心声,虽然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但很多学生刚进入大学都是迷茫的,需要有人指引,要做一名称职的领航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记住每一个学生背后都是一个家庭,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这个家庭的幸福人生。


如今,我已在辅导员岗位上工作了七年多,带出了两届毕业生,每次毕业临别都能感受到学生溢于言表的难忘师生情。受父母影响,我将言传身教融入到工作与生活中,行有德之事,做有德之人,将点点滴滴汇流成河。我一直坚信,不论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如果每个人只想唱出自己,很难唱出和谐之音;如果大家都能如同交响乐,即使每样乐器都有自己的音色,但能互相之间取长补短,和谐鸣奏,必能奏响“家和万事兴”的华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