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佳博士主讲我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我院朝鲜-韩国学研究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 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我校卓越人才林巍教授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我院马云基金讲座教授韩国籍专家金英敏回校讲学
- 尤利西斯——智慧的献身者?
- 威廉·贝克(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William Baker应邀来我院讲
- 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
- 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知名翻译专家黄友义教授赴我校作专题讲座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胡志德(Theodore
2020年3月25日下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线教学与科研双向建构研究》在我院钉钉学术交流群上成功举行。本次学术沙龙由我院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刘倩博士主讲,逾百名老师和学生参与了讲座直播活动。讲座由维果茨基社会文化学派的理论框架展开,详述其核心概念在语言教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为当前线上教学实践及研究的开展提供思路。
沙龙伊始,刘老师介绍了社会文化理论的概貌,以其核心概念“中介”(mediation)切入,结合“最近发展区”(ZPD)和“脚手架”(scaffolding)的表述,重点阐述了该理论与外语教学实践的关联。刘老师指出,相比主流的认知学派,社会文化理论学派作为新兴流派,发展较快,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社会属性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对二语习得领域的诸多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学界的广泛认可也推动该理论向纵深发展。刘老师接着介绍了由社会文化理论衍生的两个具体理论框架:活动理论和生态理论。通过“矛盾”(contradiction)、“情境脉络”(context)、“功能可供性”(affordance)、“能动性”(agency)等理论关键词的解析和相关研究成果的解读,展示如何借助适切的理论框架锚定研究主题和重点,将教学实践升华为教师与学生、教学与科研的双向建构过程。最后,刘老师认为疫情中特殊的在线教学情境有其独特的可供性,蕴含其中的丰富的意义可能性正等待着老师们去挖掘与发现。
在历时一个半小时的讲座过程中,刘老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穿插呼应,深入浅出,让外院师生对于社会文化视阙下的课堂教学观察与诠释产生了新的理解。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就各自感兴趣的内容,通过群组的互动讨论区与主讲人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