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企平教授谈“节奏即境界:从福斯特的小说观谈
- 我院王忻教授主讲日本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冯德兵教授谈“电视新闻话语中的模拟互动”
- 金佳博士主讲我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我院朝鲜-韩国学研究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 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我校卓越人才林巍教授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我院马云基金讲座教授韩国籍专家金英敏回校讲学
- 尤利西斯——智慧的献身者?
- 威廉·贝克(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William Baker应邀来我院讲
- 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
2018年10月11日下午,台湾东吴大学文理讲座教授袁鹤祥先生,台北世新大学外语系原系主任、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客座教授、国际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学会秘书陈艳姜女士,应邀来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学,分别作了题为“比较文学的衍变与展望”及“台湾高等教育的危机”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邓天中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研讨。
袁鹤祥教授以自身的学术历程为例,探讨了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研究的衍变过程,对其未来的走向作出相应预测。袁教授认为,早期传统的比较文学对研究者的“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有较高要求;接下来,翻译促进了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的接近与比较的可能;最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要求学者必须要了解语言背后的各种文化内涵(implication)。袁教授还特意为比较文学的学者指出,如今学者应该尽可能了解多种语言,并在文化观念上持相对中立的研究态度。
陈艳姜教授则从台湾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危机出发,对其成因进行了总结并努力探讨了其可能的出路。陈教授指出台湾的“少子化”现象导致了台湾高校的招生的生源短缺;同时为实现本土化教育,各地广设大学,导致部分高校教学品质的下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体系导致了部分老师会降低其教学标准以迎合学生的需要,导致大学教育质量下降;高等教育普及也导致学生不愿意从事社会急需的低端职业。
讲座结束后,两位教授与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