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我院朝鲜-韩国学研究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 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我校卓越人才林巍教授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我院马云基金讲座教授韩国籍专家金英敏回校讲学
- 尤利西斯——智慧的献身者?
- 威廉·贝克(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 (正式邀请函)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第
-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William Baker应邀来我院讲
- 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
- 北京大学刘意青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知名翻译专家黄友义教授赴我校作专题讲座
-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 胡志德(Theodore
10月31日下午,上外高翻院翻译研究所所长谢天振教授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在恕园19幢601会议室举行了一场精妙绝伦的讲座,主题为“译介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谢天振教授是中国比较文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国际知名比较文学家暨翻译理论家,是中国比较文学译介学的创始人。本次讲座由我院裘禾敏教授主持。学院部分老师和研究生参加研讨。
讲座伊始,谢教授就指出,当前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面临着大变化,学者们需要跳出语种的限制,多多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其次,翻译学研究者也不应局限于某一国别或语种,而应转向跨国、跨语言的翻译研究。随后,谢教授立足于自身的学术历程,从以下五个方面向在座师生介绍了译介学研究在中国的创立及其研究现状和研究内容:一、译介学研究的起点:翻译文学国别归属问题的讨论。谢教授对翻译文学的性质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翻译文学与改编一样,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存在形式。与以往只关注样式、体裁变化相比,现在的存在形式加入了语言文字的变化,具有了相对独立价值。二、译介学定义及基本立场。谢教授指出,不论是从理念还是方法论上来讲,译介学研究与当代国际翻译界的文化转向实质不谋而合,现在应该秉承的理念是超越文本、超越翻译。三、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点:创造性叛逆(Creative Treason)。该理论由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皮卡提出,对中西方翻译文学的发展都起了极大的影响。四、译介学揭示了文学、文化跨国、跨民族传播、接受、影响的译介规律。第五、译介学开拓翻译研究新视野。谢教授特别提到,译介学研究能帮助研究者在翻译行为、历史、目的、性质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讲座最后,裘禾敏教授做了简短的总结,他认为谢教授作为中国译介学的创始人,确立了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为中国翻译文学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讲座结束后,谢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交流,详细解答疑问,使大家对译介学研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讲座座无虚席,现场气氛热烈,谢教授幽默风趣的谈吐和渊博的学术知识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