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企平教授谈“节奏即境界:从福斯特的小说观谈
- 我院王忻教授主讲日本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冯德兵教授谈“电视新闻话语中的模拟互动”
- 金佳博士主讲我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我院朝鲜-韩国学研究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 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我校卓越人才林巍教授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我院马云基金讲座教授韩国籍专家金英敏回校讲学
- 尤利西斯——智慧的献身者?
- 威廉·贝克(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William Baker应邀来我院讲
- 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
4月18日上午,“德语里的美和浪漫” 系列之“莱茵之子”海涅讲座在恕园19-501举行,由93届外语系英语专业优秀校友、德国侨商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莱茵艺文社发起人兼社长沈晓武先生担任本次活动的主讲人,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会长、伊甸园诗刊创刊总编、湖畔诗社传人、著名爱情诗人董培伦先生作为本次活动的特约嘉宾。此外,出席本次活动还有来自西子湖诗社的神秘嘉宾杨静儿女士,现代派诗人晏榕老师,我院党委副书记金岳祥老师。
沈晓武先生以有“被玫瑰花刺伤的诗人”之称的里尔克《秋日》中的“谁此生孤独,就永远孤独”开篇,用中德双语深情演绎了里尔克求教罗丹顿悟后重拾信心创作的《豹》。他还回忆起当年因朋友馈赠里尔克的《十四行诗》而深受触动,背上行囊开启“十月南方之旅”,自此与德语结下不解之缘。此外,他用翻译自德语的“任西风起,黄叶飞”致敬李叔同先生,展现东西方超越时空、跨越文化界限的共性。
随后,沈先生由里尔克引入到德国抒情诗人“莱茵之子”海涅,就海涅的Du bist wie eine Blume《你就像一朵鲜花一样》,Auf Flgeln des Gesanges《乘着歌声的翅膀》,die Loreley《罗蕾莱》三首诗进行细致分析。海涅的诗一如白居易,明白晓畅却富有哲思,完美结合“浪漫派”和“现代派”。其中谈及取材自莱茵新娘传说的《罗蕾莱》时,他指出诗歌源自于民间,再经由大师的创作而被传唱。同学也就此各抒己见,从文字中寻找爱,体验海涅诗中的爱情。
晏榕老师则从现代诗的角度切入,挖掘海涅大量浪漫抒情背后的理性哲思,深刻指出看似朴实无华的语言背后富含生命的哲学诗性和生命向度,成为海涅超越纯粹抒情、作为民族发言人的伟大之处。
与海涅同样着笔于爱情的董培伦先生则简要介绍了湖畔诗社前后四年历程以及诗背后动人的爱情故事。董先生现场朗诵了诗歌《沉默的约会》,坦诚初恋的美好与酸涩。重磅压轴的西子湖诗社成员杨静儿女士也以柔美的声线、饱满的情感完美演绎了董先生的《蓝茵茵的莱茵河》。
沈先生最后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多出去游历,如海涅一般从爱情出发,在游历中丰盈自身,却遇见爱。此次活动以东西方跨文化的方式,领略中德双语的音韵、节奏与诗意之美,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寻找诗意,遇见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