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殷企平教授谈“节奏即境界:从福斯特的小说观谈
- 我院王忻教授主讲日本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冯德兵教授谈“电视新闻话语中的模拟互动”
- 金佳博士主讲我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我院朝鲜-韩国学研究所举办学术沙龙活动
- 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我校卓越人才林巍教授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我院马云基金讲座教授韩国籍专家金英敏回校讲学
- 尤利西斯——智慧的献身者?
- 威廉·贝克(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座
- 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William Baker应邀来我院讲
- 北伊利诺伊大学William Baker教授应邀来我院讲
2019年9月16日下午,国际知名中国研究学者贺美德(Mette Halskov Hansen)在恕园19号楼501会议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Is individualism on the rise in China?”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欧荣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研究生参加讲座。
贺美德教授首先介绍了她的三个研究领域:中国学生的教育问题、中国是否是集体社会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环境问题,她强调这些问题其实有联系,反应的都是社会问题。
接着她将“个体主义”(individualism)作为个体自主的意识形态,而“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是社会进程中制度变迁的产物,它使得个人崛起,对二者进行了区分讨论;并指出中国正处于个体化的进程中。宏观的社会层面上,中国的个体化趋势在体现在:市场经济、就业市场,新媒体及交流的方式、家庭的控制等方面;微观的个体层面上体现在:更多的社会不安、更多选择的自由、更多的期待等方面;随后贺美德教授以学校为例阐述了个体化趋势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学校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学校里的个体化主要体现在:官方课程、学生组织的实验、鼓励学习中。贺美德教授指出个体化的进程间接或非间接地提升了,但个体主义作为自主个体的思想却没有得到提升。随后,贺美德教授总结指出:个体化进程源于制度变化并非个体;个体化进程是不可逆的;高水平的个体化要求对集体的强烈个人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