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语言学研究所讲座: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
- 地图的奥秘:认知、信仰和文学
- 讲好银色故事:韩国现代老年小说研究概览-----
- 美丽的弧:比较诗学视野下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九讲--施旭教授谈“话语与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八讲--殷企平教授谈“节奏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七讲--我院王忻教授主讲日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六讲--冯德兵教授谈“电视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五讲--金佳博士主讲我院“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二讲--我院朝鲜-韩国学研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一讲--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李俄宪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2020年4月22日下午,杭师大外国语学院殷企平教授通过钉钉平台网络直播的方式作了题为“节奏即境界:从福斯特的小说观谈起”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学院近百名教师和研究生聆听并参与了热烈的讨论。
讲座开篇,殷企平教授就引出了两个问题:“何为节奏?”,“节奏为何重要?”。他认为若论小说节奏研究方面的贡献,首推福斯特(E.M.Forster,1879-1970)。迄今为止,国内有关小说节奏的研究大多停留在技巧层面,而福斯特的“节奏论”则更胜一筹,因为它将小说叙事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精神高度。殷教授指出,福斯特的“节奏论”主要强调小说的“整体感”。因此,在阅读完小说之后,读者会获得一种“更大的存在感(a larger existence)”,这种“更大的存在感”相当于朱光潜所说的“境界”,是“情景交融事理相契的独立自主的世界”。那如何造境呢?殷教授提出了“节奏三环节”,即起念,缝合之力,和物我两忘。随后,殷教授又以詹姆斯、哈代和乔治·艾略特的四部小说为例,帮助听众进一步理解小说节奏的本质。
在这次网络直播讲座中,殷企平教授运用扎实的小说理论和具体的文学分析,生动地阐述了福斯特小说观中的“节奏”。讲座结束后,殷企平教授在群里与师生们进行积极的交流和探讨,这场充满思想碰撞的学术交流让聆听者们都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