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三讲—重新翻译敦煌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三讲--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二讲--地图的奥秘:认知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一讲--讲好银色故事:韩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讲--美丽的弧:比较诗学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九讲--施旭教授谈“话语与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八讲--殷企平教授谈“节奏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七讲--我院王忻教授主讲日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六讲--冯德兵教授谈“电视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五讲--金佳博士主讲我院“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四讲:社会文化视阙下的在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三讲:苏轼绘画理论海外译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二讲--我院朝鲜-韩国学研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一讲--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
- 北京外国语大学金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余红兵副教授应邀来我院
- 四川外国语大学张旭春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日语系专题讲座圆满举行
- 南方科技大学王晓葵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5月27日下午,应用语言学研究所所长李颖教授以“虚拟现实技术在外语教学与实训中的原理分析”为题,在线分享了她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虚拟现实,也称为Virtual Reality,简称VR,早期在军事与航空训练方面应用较广,进入教育领域后吸引了众多的实践者与研究者。
讲座分为三个部分:VR在外语教学中的早期应用、VR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VR在外语实训中的应用案例。李颖教授认为,首先,VR尤其适合需要特别场景配合的语言学习,这些特定的语言学习与应用场景通常具有职业特征,与实践活动有关。海外高校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埃塞克斯大学等在Second Life平台上的社团体验和语言学习证明了其对学习者起到的积极作用。其次,从世界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可以做出判断,技术支持下的创新教学法将会改变未来的教育走向,例如“具身学习”充分利用了身体和思维的合作,尝试将物理环境与想象的境界形成一种对话,以期这种通过具身化获得的知识具有更加牢固的建构效果。再次,从英语的教与学来看,基于VR的虚拟学习环境使学习者从单纯的知识接受者拓展为积极的参与者,主动建构学习空间。
外国语学院至今已经获得了两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后续在建的项目也获得了更多老师的关注和参与。
VR技术为教学引入了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因,多媒体、人机交互技术、脑科学的发展给虚拟世界的到来铺平了道路。随着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跨界融合,外语界也正在采用新的教学途径和研究方法,VR技术与外语教学有很多可以融合的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