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大然教授做客语言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伟昉教授应邀讲学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之一:阅读《傲慢与偏
- 周敏教授主讲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 参加学院
- 金英敏教授作客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
- 翻译研究所学术论坛
- 人文学者的事业、认知与逻辑思维——延边大学金
- “英美文学研究所”举行师生学术论坛
-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举行师生学术论坛
- 杭州师范大学敦雅书社2020年“普通读者”系列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三讲—重新翻译敦煌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三讲--应用语言学研究所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二讲--地图的奥秘:认知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一讲--讲好银色故事:韩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十讲--美丽的弧:比较诗学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九讲--施旭教授谈“话语与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八讲--殷企平教授谈“节奏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七讲--我院王忻教授主讲日
- 外国语学院学术沙龙第六讲--冯德兵教授谈“电视
2020年10月22日晚20时,应“敦雅书社”和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所”之邀,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点一级学科带头人李伟昉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作了题为“在古典与浪漫之间”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殷企平教授主持,校内外众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约15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围绕着探究具有古典主义情结的梁实秋因何结缘于充满浪漫精神的莎士比亚这一主题展开,着重揭示梁实秋莎评在中国莎士比亚接受史上的独特个性特征及其学术意义。
讲座伊始,李伟昉教授通过介绍他早年间在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纪念碑、莎士比亚环球剧场、世界莎士比亚大会等的丰富经历,引领听众进入梁实秋与莎士比亚文学联系的世界。李教授首先通过讲述梁实秋陆续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诗歌的经验背景,着重点出梁实秋对推动莎士比亚文学在中国传播的伟大意义。接着,李教授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透过辨析内外因两个维度,深刻阐释为何翻译莎士比亚成为梁实秋毕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外因而言,李教授强调了胡适对这一艰巨工作的积极倡导同梁实秋早年主张崇尚一流文学作品的态度的相适性与统一性,由此为梁实秋接受这一挑战提供坚实的外力支持。同时,梁实秋的父亲殷切的期许,妻子全力以赴的支持和18世纪英国著名莎评专家约翰逊提出的“人性论”观点都是影响并支撑梁实秋坚持的重要外力因素。而所有的外因都要通过内因起作用,问题的根本仍然取决于梁实秋本人。李教授指出,梁实秋在克制理性的古典主义和情感自由的浪漫主义之间寻找到了一条独特的“中庸之道”,即:情理和谐的理念与含蓄的道德意义。梁实秋对和谐均衡理念的价值追求肯定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既对立又补充的相互关系,肯定了两种质地在不同时空上的同一性,因而显示出“中庸”观察的合理性。而含蓄的道德意义则体现了梁实秋莎评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那就是文学的道德说教意义。他强调文学自身的独立性和本真性,肯定莎学中体现的人性主题以及它的道德指导意义,但同时他也反对道德说教,最终在文学和道德的关系上又回归了稳健理性的态度。最后,李教授总结了梁实秋莎评对中国莎评史、中国学术研究和学术审美意义的重要作用,肯定了梁实秋在莎士比亚文学研究中透露出的“人性论”观点的前瞻性以及这种本着学理探究、寻找普遍价值的学术性的文学批评。值得一提的是,李教授通过梁实秋创作的经历总结其客观现实指导意义,鼓励在座听众相信自身潜能,相信坚持就有收获。
讲座最后,在场师生积极参与研讨,李教授耐心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就各种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场气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