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卜杭宾博士主讲“‘鲜血、土地、鬼魂’:《死亡
- 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博士谈“多模态身份建构”
- Word-watching:追踪英语新词汇——复旦大学外文
-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宁教授应邀讲学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之二:《呼啸山庄》自
- 陈海容博士主讲“新物质主义的兴起”
-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大海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奋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
- 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耿幼壮教授主讲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讲
- 敦雅书社第五讲——陆建德教授谈“英国功利主义
-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生教授应邀讲学
- 杨大然教授做客语言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伟昉教授应邀讲学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之一:阅读《傲慢与偏
- 周敏教授主讲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 参加学院
- 金英敏教授作客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
- 翻译研究所学术论坛
- 人文学者的事业、认知与逻辑思维——延边大学金
2020年12月9日,应杭师大外语学院的邀请,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博士生导师冯德正博士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作了题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中国‘理想男性’:性别身份的多模态建构”的讲座。讲座由杭州师范大学冯德兵教授主持,校内外300余名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线上讲座。
讲座以“理想男性”形象的线上讨论开始,引申出此次讲座的主题,即以国内真人秀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男性嘉宾的介绍视频为研究对象,分析现代“理想男性”身份如何通过多模态资源构建。讲座首先从历史的角度,介绍了“理想男性”形象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而相应发生变化的过程,并提出在现代社会中,社交媒体对身份构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讲座内容分三个层次展开:一、文本层面进行意义分析,研究选取了真人秀节目中的91个男性嘉宾的介绍视频,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对话语文本进行分析;二、文本层面进行符号分析,不仅是话语文本,研究同样将男嘉宾介绍视频中的画面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对表情、手势等多模态资源在男性身份构建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三、社会文化层面进行语境分析,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两个角度揭示社会文化因素对“理想男性”评价标准的影响以及对于身份构建的推动作用。
此次讲座中,冯德正博士在阐述研究的具体过程的同时介绍了多模态语篇分析论文写作的选题、框架构建等多方面技巧。在提问环节,线上的师生就多模态研究技术、语料收集等方面积极提问,冯德正博士对提出的问题作了详细的解答。最后,杭州师范大学詹宏伟教授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和点评,线上学术气氛热烈融洽,此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