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维屏教授主讲“学术研究策略与项目申报”
- On Savvy Reading
- 卜杭宾博士主讲“‘鲜血、土地、鬼魂’:《死亡
- 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博士谈“多模态身份建构”
- Word-watching:追踪英语新词汇——复旦大学外文
-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宁教授应邀讲学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之二:《呼啸山庄》自
- 陈海容博士主讲“新物质主义的兴起”
-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大海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奋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
- 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耿幼壮教授主讲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讲
- 敦雅书社第五讲——陆建德教授谈“英国功利主义
-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生教授应邀讲学
- 杨大然教授做客语言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伟昉教授应邀讲学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之一:阅读《傲慢与偏
- 周敏教授主讲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 参加学院
- 金英敏教授作客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
2020年12月16日下午,现任哈利法大学教授Mark Dressman应邀主讲海外名家讲堂,为我院师生作了主题为“On Savvy Reading”的讲座。
本次讲座围绕现代美国大学里常用的三种文学文本阅读教学方法,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基于读者反应的阅读(response-based reading),以及“基于学科素养的阅读”(disciplinary literacy),重点分析了三种方法各自的利弊,最终创见性地提出了“精读”(savvy reading)的阅读方法。
“文本细读”属于英美新批评术语,曾流行于二十世纪中叶新批评(New Criticism)流派盛行时期。该方法要求读者专注于文本本身的阅读,以文本为中心,对作品本身进行描述和评价;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脱离作者意图和历史背景阅读;强调文本的语义学阐释,研读文本语言和思想的关系。然而,教授指出该方法过于强调文本内的阅读,过分疏离文本的创作背景,无视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意图。“基于读者反应的阅读”流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对新批评视角下阅读方法的反拨。该方法聚焦读者和文本之间的交流,基于读者个人的阅读体验但又不偏离文本,强调读者在阅读时的心理感受。英语教育者常使用这样的阅读方法来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然而这一方法过分强调读者的阅读取向,对文本的关注度远远不够。“基于学科素养的阅读”是指像某个领域的专家一样选择特定的领域进行专业阅读,是对通识阅读的一种回应。该方法常作为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法,强调专业领域的跨文本阅读。然而该方法有强烈的目的性,各个专业都不尽相同,并不一定真正适合文学文本阅读。
综上各种阅读方法的优缺点,Dressman教授提出了“精读”的阅读方法。Savvy一词语出savvy travelling,该隐喻是在指明读者的阅读行为像准备一场旅行,因受个人经历和需求所限制,必须从多个层面仔细研读。该方法既专注于文本阅读,又强调读者个人的参与度和阅读的目的性,同时关注文本内外所传达的信息。教授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该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又追溯该方法的历史渊源,吸收了杜威,F·R·李维斯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最后,师生积极参与线上研讨,教授耐心地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气氛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