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举办“教与学学术(SoTL)”专题讲座
- 匈牙利佩奇大学Péter Hajdu教授莅临我院进行学
- 日本学研究所学术沙龙通讯稿
- 金英敏教授做客“英美文学研究所”学术沙龙
- “法”人深省:张法连教授谈新形势下外语人才及
- 刘康教授主讲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院士讲坛
- 李维屏教授主讲“学术研究策略与项目申报”
- On Savvy Reading
- 卜杭宾博士主讲“‘鲜血、土地、鬼魂’:《死亡
- 香港理工大学冯德正博士谈“多模态身份建构”
- Word-watching:追踪英语新词汇——复旦大学外文
-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何宁教授应邀讲学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之二:《呼啸山庄》自
- 陈海容博士主讲“新物质主义的兴起”
- 中国社会科学院魏大海研究员应邀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高奋教授应邀到我院讲学
- 复旦大学杜晓帆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耿幼壮教授主讲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学术讲
- 敦雅书社第五讲——陆建德教授谈“英国功利主义
-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生教授应邀讲学
2020年12月30日下午15时,匈牙利佩奇大学,现深圳大学外语学院全职教授Péter Hajdu教授莅临我院进行学术交流。Péter Hajdu教授作了题为 “Gender and Space in Utopian Writing”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殷企平教授主持,学院众多教师、研究生和本科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此次讲座。
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即美好、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讲座伊始,Péter Hajdu教授表示近年来有关乌托邦文学的学术研究引发了他极大的兴趣。讲座中,Péter Hajdu教授围绕乌托邦小说和恶托邦小说中的两点,即性别因素和地理因素开展此次学术讲座。就性别而言,Péter Hajdu教授以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这本恶托邦小说为例,通过聚焦一个虚构的反乌托邦社会里女性的身体印记,两性繁殖危机,以及医生在两性关系中起决定性的社会地位等等虚构现实,引导在场观众反思人口出生率骤降危机背后存在的真实原因,是那个制造分层、制衡和绝对服从的权力机制异化人的生存,也是充斥着肮脏,辐射和病毒的生态环境腐蚀了人的肉体与心灵。随后,Péter Hajdu教授介绍了乌托邦文学中的地理区别,尤以欧洲文学中的乌托邦“岛屿”和以中国为例的亚洲文学中的乌托邦“山谷”为突出特征。值得一提的是,Péter Hajdu教授介绍了来自匈牙利的作家Mor Jokai写的《下一个世纪》,通过这本小说,Péter Hajdu教授提出了“双重乌托邦”的概念,小说中“岛屿中的山谷”这一世外桃源的发现融入了欧洲和亚洲乌托邦文学的双重地理因素,由此为两国文化交际在乌托邦文学中开辟了一条光明之路。
讲座的最后,老师同学们积极提问,问题涉及gender和space两者之间的联系及异国乌托邦文学对比背后潜在的文化因素等,Péter Hajdu教授随之也一一热情作答,讲座的氛围达到高潮,最后,在场的所有人都对Péter Hajdu教授此次的来访表达了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