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召开期末工作会议
- 外国语学院举行2024届毕业生欢送会
- 深圳大学特聘教授Péter Hajdu来我院讲学
- 外国语学院举行“我对外院说”2024届毕业生座谈
- 导师思享会|徐红英校友带领我院学子探索美国高
- 学院启动2025级硕士推免生招生宣传
- 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专委会会长及常务理事工作
- 我院三家翻译硕士实习共建基地顺利通过翻译教指
- 浙江大学何文忠副教授来我院讲学
-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金香花教授来我院讲学
- 中国海洋大学林少华教授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张正萍副教授来我院讲学
- 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新文科背景下外语(朝鲜/韩
- 外国语学院赴杭州市行知中学调研交流
- 中国驻外使领馆教育参赞张益群来我院讲学
- 于秀红女士受聘为外语学院客座教授
- 上海文策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负责人毛隽博士来
- 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Wolfgang Kubin(顾彬)来
- 首都师范大学张雪峰老师来我院讲座
- 我院成功举办文明互鉴视域下的日本学研究高端论
7月5日至7月10日,我院党委副书记金岳祥老师,团委书记陈姗珊老师带领我院暑期红色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跟随马克思主义学院赴湘鄂两省,追寻革命先烈的足迹,先后踏访了长沙、韶山、武汉、红安四个革命之地,开展了为期六天的红色社会实践。
第一站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院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0年3月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专科学校。2008年4月升格为普通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并更名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曾在此就读,主席亲笔题词的“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让师生们深切领会到了主席对于国家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
第二天,为了更深入地学习毛泽东主席的伟人伟事,师生们前往主席故乡韶山参观学习。韶山是毛泽东同志故居,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是毛泽东故居、毛泽东同志韶山纪念馆、铜像广场、刘少奇故居,并在主席塑像前献花鞠躬默哀,深切缅怀革命先辈。
第三天,师生们离开长沙前往武汉,在湖北境内开始为期四天的行程。师生们共同参观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中共五大旧址和八七会址。纪念馆内主要有两个基本陈列和两个专题展览,两个基本陈列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为天下先—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两个专题展览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导览》和《湖北咨询局史迹陈列》。师生们纷纷感叹,虽然旧时的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在“白色恐怖”时期,物质生活非常简陋,武器装备也跟不上武装需要,但是革命前辈们却时刻不忘历史使命与革新的紧迫性,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与志同道合战友们的互相配合,硬是掀起了这一伟大的起义。由此可见,物质平乏并不可怕,只要意志坚定,富足的精神世界可以让我们更有力量,满怀自信地迈向前方不断前进!
7月8日,师生们前往“将军之乡”之称的红安,参观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园、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指挥部。红安这片红色的土地孕育了14000多位烈士,这片红色的土地培育了300多位将军,这片红土地留下了祖祖辈辈几代人的回忆……每一位烈士都是为了革命鞠躬尽瘁,舍生取义打下了我们这片安逸的土地。师生们共同在烈士碑前默哀,向这些为中国革命献出生命与热血的勇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缅怀之情。
7月9日,师生们参观了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武汉二七纪念馆。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汉口江岸地区解放大道的徐州新村街口。建设初衷是为了纪念“二七”大罢工这一伟大历史事件。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在“二七”烈士英勇斗争的江岸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毛主席题写“二七烈士纪念碑”。师生们纷纷感慨,革命烈士的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永垂不朽。
行程中,师生们还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馆内文物藏品丰富,反映了我国历史的发展轨迹和政治社会文化发展面貌,师生们一致表示,历史是属于过去的,我们要在感受历史奇迹的同时学会如何创造新的奇迹,书写新的未来。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勉励青年。此次红色之旅社会实践,师生们重走革命道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洗礼与教育。历史从昨天走来,正朝着未来走去,让我们不忘初心,铭记历史,肩负时代的使命与责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唱响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