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班主任工作会议 暨
- 外国语学院IMPACT学生领导力提升计划迎来新媒体
- 共探人类记忆的历程暨宁波诺丁汉大学PGT项目说
- 外国语学院“院长班会课”开讲啦!
- 在外院,优秀不止一面
- 阳光心态,迎接挑战——心灵的启航,迎接挑战的
- 摆渡人|有港来信——烟火与艺术的生活双重奏
- 是她!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荣获一等奖
- 摆渡人|揭秘令人心动的campus--爱丁堡大学!
- 喜报|朝鲜语口译专业王蓉蓉同学在全国口译大赛
- 最美研途:选择+努力=无限可能!留学人的上岸手
- 启航外语梦,共绘未来篇!2024级研究生开学仪式
- 奔“星”程,赴荣光!2024级本科生外“新”人见
- HOT HOT HOT!这个夏天,外语人在忙什么?
- 夺金!外院学子在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实现历
- 最美研途:她们,双双上岸!
- 毕业季:你走了,我留下!——外国语学院“笔墨
- 绘蓝图,续华章,这场毕业生座谈会有关梦想与未
- 2024届毕业生们,下一站,星辰大海!
- 赞赞赞!这位Z世代青年,用双语讲好中国故事!
4月3日下午,由学工部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三届杭州师范大学“镜头里的世界”大学生时事评论大赛决赛在仓前校区恕园7号楼举行。担任现场评委的有杭州师范大学学工部部长何军、研工部部长金向华、钱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力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赵春华,以及来自新闻媒体界的嘉宾——《杭州日报》时政要闻中心副主任郑霞、《浙江日报》评论员李攀,各学院学生代表担任大众评委。出席本次活动的还有我院党委副书记金岳祥、经亨颐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沈嫣以及各学院师生代表。
经过初赛、复赛,15位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决赛。他们通过镜头观社会,记录精彩瞬间;以演说抒观点,主动关注社会现实。演说主题既有乡村建设、志愿服务、公益养老、精准扶贫、城乡阅读、校园文化,又有身边平凡人的努力和坚守,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责任担当。来自我院的沈书鑫同学用作品记录了云南从2015年到2019年的变化。在她的作品中,精致的房屋取代摇摇欲坠的老房子,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孩子幸福指数大大提高,让人感到充满希望。
美术学院的周妙迪通过作品分享了她的一次支教经历。她认为要扶贫,更要精神扶贫。在教学过程中,她除了传授知识,还教孩子们爱和感恩;我院的朱云奕同学为我们讲述了乡村的“静”和“净”。出生在乡村的她格外喜欢乡村的一花一草和质朴亲情。近几年在城市化潮流下,人们前往繁华之地却难掩疲惫,而乡村可以洗涤心灵。她认为城市使我们冲刺,乡村使我们缓步,有走有停,才最珍贵;钱江学院的罗丹同学记录了平凡人的生活。她告诉我们生活很普通,但不要忘记微笑;我院的陈倩同学则关注到校园“宅”文化,她认为在网络化浪潮中,同学们好像已经习惯宅在寝室一角,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而是应该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体验不一样的大学生活。
选手展示结束后,各位评委老师进行了现场点评。他们肯定了我校举办大学生时事评论大赛的重要意义和选手的精彩表现,并给出了专业的点评和中肯的建议。他们鼓励同学们要加强学习和阅读,把自己融入社会,做到由点及面、有理有据、观点鲜明,增强时事评论的厚度和高度。学工部部长何军做总结发言,他对参与活动的同学、评委和承办学院表示了感谢,对选手表现进行了点评,并要求同学们多关注社会、国家乃至全人类,体现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
在本次比赛中,我院沈书鑫同学荣获特等奖,朱云奕和陈倩同学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二等奖。时事评论大赛是大学生展示社会关注度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平台。在祖国七十华诞之际,大学生用担当意识为祖国献礼。期待下一届大学生时事评论大赛同学们能带来更精彩的表现。
现场评委
参赛选手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