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国语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班主任工作会议 暨
- 外国语学院IMPACT学生领导力提升计划迎来新媒体
- 共探人类记忆的历程暨宁波诺丁汉大学PGT项目说
- 外国语学院“院长班会课”开讲啦!
- 在外院,优秀不止一面
- 阳光心态,迎接挑战——心灵的启航,迎接挑战的
- 摆渡人|有港来信——烟火与艺术的生活双重奏
- 是她!在韩素音国际翻译大赛荣获一等奖
- 摆渡人|揭秘令人心动的campus--爱丁堡大学!
- 喜报|朝鲜语口译专业王蓉蓉同学在全国口译大赛
- 最美研途:选择+努力=无限可能!留学人的上岸手
- 启航外语梦,共绘未来篇!2024级研究生开学仪式
- 奔“星”程,赴荣光!2024级本科生外“新”人见
- HOT HOT HOT!这个夏天,外语人在忙什么?
- 夺金!外院学子在省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实现历
- 最美研途:她们,双双上岸!
- 毕业季:你走了,我留下!——外国语学院“笔墨
- 绘蓝图,续华章,这场毕业生座谈会有关梦想与未
- 2024届毕业生们,下一站,星辰大海!
- 赞赞赞!这位Z世代青年,用双语讲好中国故事!
5月15日下午我院教工党员张俊贤老师在博文苑5号楼334给我们英语184班上了一堂非常有意义的生涯辅导课。
为打破紧张且又略显尴尬的气氛,张老师先打开了话匣子,介绍了自己的个人情况。张老师说,选择“老师”这个职业的初衷是为了图一份安逸,她2010年入职我校,工作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还需要再继续深造,于是又在美国进修了五年的教育学,之后再度回到校园。接着,张老师让在场的同学们依次回答三个问题:你的名字是什么?你选择英语专业的理由是什么?未来想做什么?大家的回答不尽相同,张老师根据这些回答,结合个人经历给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第一,努力把现阶段所要求的课程学扎实,如果尽力了但仍然没有什么成效,就要趁早与辅导员、教务科老师联系,可以考虑转专业。有的同学来到英语专业并非出于个人兴趣,而是某种阴差阳错的巧合,事与愿违,学习变成了勉强,这样的态度情绪势必会影响学习本身。她以自己的一位大学同学为例,高中获数学竞赛奖项,大学却读了一个自己最不愿读的英语专业,平时不愿主动学习,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并且慢慢放纵自己。由于转专业要求苛刻,该同学因为达不到要求勉勉强强在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混”了四年拿了毕业证。张老师指出,相比较这位难有机会去施展才华的同学,现在我院转专业政策相对宽松,也会为对专业学习有困扰或不满的同学提供很多帮助,所以要及时地与辅导员、教务科老师沟通自己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不要让自己的才华被不适合的专业抹杀了。
第二,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要提高自己的口语和写作能力。口语,可以说是英专生的一个门面,拥有流利的口语能力在未来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考研都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随着课程的调整,语音课学时有变化,但是课下自己还要下苦功,把基本功练好。除了口头交流以外,更多的交流形式是书面,例如做翻译类工作,写作能力也应扎实。
第三,各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随着人年龄的变化,个人追求也可能随之变化。张老师从自己的角度开始分析,老师这个职业,对上进心很强,有雄心壮志,想创业拥有自己事业的人来说,是一个禁锢。一个人刚从大学毕业时满怀希望和工作的激情,随着年龄变化,热情会被各种琐事磨灭。
第四,对于有考研意向的同学,可以为自己立更高的目标,对本专业很感兴趣可以继续选择学习本专业,兴趣并不浓厚的可以学习其他的专业。根据张老师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历,她觉得国外学习环境与氛围优势明显,peer pressure也没有国内这么大,给人更大的自由感,名校对成绩好的同学还有很多的福利政策,个人而言,她更鼓励优秀的同学们积极申请国外的学校,学习之余还能体验国外的风土人情。
除了这些建议之外,张老师在每个同学发言的时候都记录下了同学们的名字,有针对性地给同学们一些指导,细心地了解每一位同学的情况。不仅如此,她还告知同学们平时与留学生交往时该注意的事项,以及在学习上要培养self-discipline精神。
问答环节,有同学向老师咨询今后考研跨考的专业选择问题。张老师觉得首先要弄清楚自己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领域,然后再根据自身情况去学习。以她在美国读博时的同学为例,该同学学了一个月的TESOL以后发现不感兴趣,便转向数理统计数据分析类,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点,学得也会更加快乐,未来也随之清晰。
一个小时的生涯辅导课,像是同学们与张老师之间敞开心扉的“灵魂对话”。张老师通过自己的人生阅历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大一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无限的可能。希望我班同学在今后的生活里能扶摇直上,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