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Josef Gregory Mahoney教授来我院
- 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来我院讲学
- 外国语学院召开书记座谈会
- 中国人民大学耿幼壮教授来我院讲学
- 我院施旭教授连续四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 我院殷企平教授获第三届“王佐良外国文学研究奖
- 外国语学院与译国译民集团签订实践教学基地协议
- 南京大学刘成富教授来我院讲学
- 外国语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发展恳谈会
- 中国-加勒比文明互鉴论坛系列讲座
-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来院调研交流
-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杨洁勉教授谈“京外院校参与
- 浙江大学许志强教授来我院讲学
- 外院庆祝植树节,师生植樱添绿意
- 新学期校党委书记郭东风一行走访调研外院
- 外国语学院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 外国语学院召开第六届教职工代表暨工会会员代表
- 外国语学院召开2023年度工作总结暨“外院荣光”
- 安提瓜和巴布达总理布朗到访我校并发表演讲
- 美国剧作家Bennett Cohen来我院讲学
4月9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概念史专家方维规教授应邀前来我院作了题为《翻译造成的理解错位——以‘Lyric’为中心》的讲座。学院资深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殷企平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方维规教授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讲起,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文学”体系中,作为上位概念的“ποίησις”(poíēsis:创制;英:poetry)意为语言的艺术,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这个词的“创造性活动”之本义极为重要,却常被中国学界严重忽略。方维规教授指出,汉语向来把历史文本中的“Poetry”译为“诗”或“诗歌”,时常只能引起误读、误解或不解。同样,源于古希腊“λύρα”(lýra)或“λυρικóς”(lyrikós)的诗歌概念“Lyric”,汉译历来都是“抒情诗”,也常会令人困惑,且不知就里。只因习以为常,至今无人根究。就此,方维规教授认为,“诗歌”作为独立的文学类型从18世纪晚期以来,这个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Lyric”不再只是抒情诗了,它也成为诗歌的总称,成为戏剧和叙事文学之外的第三种主要文类。查考文类概念“Lyric/诗歌”的历史演变、观念形态亦即诗歌的独立之路,同时解证几个与之相关的概念,很能揭示汉译术语的错位所造成的认知偏差。
讲座最后,方维规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提出的问题。此次讲座内容充实、见解新颖、引人深思,为师生们的学术视野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他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