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九州大学波泻刚教授来我院讲学
- 杭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加勒比青
- 中国社科院陆建德教授来我院讲学
- 校党委书记郭东风一行看望慰问外国语学院“全国
- 我院学生工作(管理育人)团队获评“全国巾帼文
- 我院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
- 我院获批两项国家留基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
- 华南理工大学苏娉教授来学院讲学
- 我院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 我院召开期末工作会议
- 外国语学院举办科研恳谈会
- 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隆
- 四川外国语大学李恒教授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方凡教授来学院讲学
-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郭长刚教授来学院讲学
- “浙江省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会2024年会暨以‘
- 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来我院讲学
- 外院学子在第七届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师范
- 武汉大学李圣杰教授来我院讲学
- 大语言模型背景下翻译人才培养论坛在我院顺利召
3月13日上午,杭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加勒比青年发展与合作交流会首场活动在我校顺利举行。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简称特多)驻华大使刘娜(Analisa Low),第一加勒比商业公司经理黄胜,校党委副书记应飚,校团委书记吕超,外国语学院院长、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周敏,党委书记袁智杰,党委副书记娄丹华,院长助理蓝云春,党委委员陈姗姗以及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华留学生和我校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仪式由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汪学磊博士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应飚向国际友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提到,中国与加勒比地区虽远隔重洋,但友谊深厚,特多是我国的重要合作伙伴。一直以来,杭州师范大学通过成立加勒比研究中心、推进国家级研究项目及出版文化译丛等举措,促进我国与加勒比地区国家的科教合作及文明互鉴。我校曾举办高规格国际会议并接待加勒比地区国家元首及多国大使,此次聘任刘娜大使为名誉教授,既彰显双方深化合作的决心,也必将对学校教育国际化发展增添新动能。应书记还强调,青年是国之栋梁,更是友谊使者。加强中国与加勒比地区的青年交流,不仅是深化双方友谊的重要途径,更是深化协同发展的不竭动力。最后,他预祝中国—加勒比青年发展与合作交流会取得圆满成功,并祝愿来宾在杭州留下美好回忆。
刘娜大使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与特多友好交往的历史渊源,指出去年恰逢两国建交50周年这一里程碑时刻,两国关系在元首互访与丰富的人文交流活动中持续升温。她特别提到,特多具有独特的人文与自然风情,从多元交融的历史遗产到享誉全球的狂欢节文化,无一不展现出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此外,刘娜大使还高度肯定了我校在推动中加文明互鉴中的贡献,尤其是加勒比研究中心的成立及相关学术成果的出版。她表示,特多将全力支持我校加勒比研究中心建设,期待其成为未来中加学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同时,她寄语两国青年学子,呼吁大家通过交流项目增进理解、开拓视野,在文化、科技等领域携手探索更多合作可能,让中加友谊的纽带代代相传。
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应书记为刘娜大使颁发杭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书,双方互赠象征友谊的礼物。
聘任仪式结束后,首届中国—加勒比青年发展与合作交流会正式拉开帷幕,主题为“共同的梦想与追求——青年视角下的中拉命运共同体”。会议由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213班华碧岑主持。特多留学生、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研究生Keshan Mahabir以“文化交融的无限魅力”为题,生动展示了特多的多元文化特色,并分享中特两国在电影、音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翻译221班蔡清怡同学则从中国传统非遗文化切入,阐释其在促进中加文明对话中的桥梁作用,展现了青年一代守护文化遗产、推动交流互鉴的使命感。来自清华大学的特多留学生Yvan Pierre以“从误解到热爱的中国之旅”为题,讲述其跨越文化隔阂的留学经历——从初到中国的不适应,到沉浸于学术探索、美食体验与城市漫游中的深刻感悟。经亨颐英语231班郑苏恒同学通过家族三代人的时代故事,展现个体命运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呼吁中加青年携手应对全球挑战。
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在场同学提出的“当代女性应当如何突破职业壁垒”的提问,刘娜大使讲述了家族传承的力量:“我其实是华裔,祖籍广东中山。半个多世纪前,我的祖母刚满20岁,她漂洋过海,只身一人来到特多。几年前,我赴任特多驻华大使,也是孤身前来,但内心却充满了力量。”正是这份跨越世纪的勇气激励她走出舒适圈、打破性别的刻板印象,成为特多首位华裔驻华大使。她寄语在场青年:“真正的力量源于内心的坚韧和行动的决心。”
本次活动不仅为中加青年搭建了思想碰撞与情感联结的平台,更通过多元视角对话深化了双方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为未来教育合作、人文交流及区域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