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区域国别学50人论坛
- 复旦大学刘海涛教授来我院讲学
- 感知中国,收获友谊——日本大学生春令营圆满落
- 日本九州大学波泻刚教授来我院讲学
- 杭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加勒比青
- 中国社科院陆建德教授来我院讲学
- 校党委书记郭东风一行看望慰问外国语学院“全国
- 我院学生工作(管理育人)团队获评“全国巾帼文
- 我院党委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
- 我院获批两项国家留基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
- 华南理工大学苏娉教授来学院讲学
- 我院召开新学期开学工作会议
- 我院召开期末工作会议
- 外国语学院举办科研恳谈会
- 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杭州西子湖畔隆
- 四川外国语大学李恒教授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方凡教授来学院讲学
-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郭长刚教授来学院讲学
- “浙江省中韩经济文化交流研究会2024年会暨以‘
- 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来我院讲学
3月26日下午,复旦大学刘海涛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数智赋能外语教学与研究》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崇飞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刘海涛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外语教学与科研带来了革新机遇,但也需警惕过度依赖技术导致的思维惰性。他强调,教师应主动探索如何将大语言模型、语言数据挖掘等前沿技术与外语学科深度融合,同时坚守学术严谨性,避免因滥用AI工具而引发学术伦理问题。
针对“真实语料界定”的提问,刘海涛教授以学生写作研究为例,指出AI生成内容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语料来源。他建议,研究者需明确区分人机语言特征,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两者差异,并借助技术手段鉴定语料来源,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谈及外语文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刘海涛教授表示,AI辅助写作已成趋势,但专业核心仍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批判能力。他提出“人机翻译共同体”理念,即引导学生合理利用AI工具提升效率,同时深化对文学内涵的理解与创新表达。
对于如何将AI融入教研实践,刘海涛教授呼吁跨学科合作,例如联合计算机学院开发定制化教学工具,优化语言数据分析流程,并探索AI在课题申报、论文撰写等环节的辅助作用。他特别提醒,教师需严格审核AI生成内容,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如捏造文献或依赖预印网站投机发表。
刘海涛教授结合自身经验,聚焦前沿技术与学科发展的平衡点,为我院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科研与教学建议。讲座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