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宏伟 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詹宏伟,1978年4月出生于江西瑞昌,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导/博导,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负责人。入选“之江”青年学者,杭州市131人才,荣获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兼任中国语言教育研究会理事、浙江省外文学会理事。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曾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并荣获“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2008年开始担任硕导;2009年入选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2010年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参加“英语语言及英语教学法”(EMTP)项目;2011年参加教育部主办的国家精品课程师资培训项目;2012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项目资助,赴浙江大学访学;2013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人员,赴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从事访问研究。
2007年至今,在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三、所在硕士学位点: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四、主要研究方向
认知-功能语言学、计量语言学
五、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认知语言学、语言学定量研究、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写作、元语言与元话语
六、近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国家社科项目(主持)“体知儒学”中华学术外译 (2021—2024)
2. 国家社科项目(主持) “话题链”的语法--语篇界面研究(2013—2018)
3.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主持) 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角的EFL构式习得研究(2011—2015)
4. 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主持) 基于语料库的EFL构式习得研究(2010—2015)
5. 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主持)认知语料库语言学视角的EFL构式习得研究(2011—2014)
6. 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主持)语块及其变体的心理现实性研究(2009 -2011)
七、主要科研获奖
1. “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2018年)
2. 杭州市社科联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 杭师大优秀共产党员
4. 杭师大“研途星光”十佳研究生优良学风团队
5. 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评比三等奖(2011年)
八、出版著作
《英语综合高级教程》(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参编)
《语块的认知加工与英语学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
《汉字》(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与冯志伟教授合著)
九、近年来发表论文
1. (SSCI收录) 2023a. Text Mining Attitudes toward Climate Change: Emotion and Sentiment Analysis of the Twitter Corpus, Weather, Climate, and Society.
2. (SSCI收录) 2023b.Paradigms as Second-order Schemas in English Noun-participle Compounding,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3.型式与构式之辨,《外语与翻译》,2021年第2期。
4.《功能语法导论》修订的互文分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5):65-72
5.会话智能代理与语音自动识别,《外语学刊》2018年第1期。(与冯志伟教授合作)
6.韩礼德与语料库研究,《外语学刊》2017年第4期。(与朱永生教授合作)
7.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英语教学研究,《英语研究》,2016年第2辑。
8.认知理据分析在英语搭配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翻译》2015第6期. (2/2)
9.“语料库中语块提取的工具与方法”.《外语教学》, 2011年第2期.
10.“语块认知加工研究的最新进展”.《外国语》, 2011年第2期(2/2).
11.“L2语块的心理现实性研究--基于中国EFL学习者对二项式短语的反应时实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2.“语块的心理现实性研究――来自语音加工的证据”.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2年第6期.
13.“构式联接:基于语料库的双宾构式定量分析”.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14.“关于文学解读中读者反应的量化研究”. 《外国语》,2008年第2期.
15.(SSCI收录) 2023c. Between Science and Society: Charting the Space of Science Fiction, accepted by Style.
16.2022a. Narrating the Past in Different Contexts: C-BI Approach to the Present Perfect and Past Simple.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45(4), 566-582. DOI: 10.1515/CJAL-2022-0405
17.(SSCI收录)2022b. "Phraseology and Style in Subgenres of the Novel: A Synthesis of Corpus and Literary Perspectives." Style, 56 (3): 341–347. DOI: 10.5325/style.56.3.0341
18.(SSCI收录)2021. Review of Internationalising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DOI: 10.1080/1360080X.2021.1955430
19.(SSCI收录)The Use of Genitive Cita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LINGUA, 234 (2020) 102769. (co-authored with Hongyan Zhao)
20.(SSCI收录)Book Review: Cognitive Linguistic Approaches to Text and Discourse, Discourse Studies 2020, 22(2):247-249
21.(SSCI收录)Review of Critical Genre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2018 (2): 206-209.
22.(SSCI收录)Cultural Keywords in Discourse.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018 (co-authored with X X. Zhang)
23.Teaching prepositions and particles. In J. Liontas (Ed.), TESOL Encyclopedia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UK/Hoboken, NJ: Wiley-Blackwell, 2018. (co-authored with Dilin Liu)
24.(SSCI收录) Cognitive Chinese Grammar. Review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15:1 (2017), 297-303;
25.(SSCI收录)The use of the "-free" compound and "free of" and "free from" phrasal constructions: A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study. Journal of English Linguistics, 43 (2015), 201-226. (co-authored with Dilin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