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

  • “区域国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的视角”论坛

  • 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2024级本科生外“新”人见面会

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十一:第二届国家安全话语传播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发布日期:2018-04-03 13:24:30  发布者:刘琼

第二届国家安全话语传播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31日在杭州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办,是喜迎我校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十一,以“构建国家安全传播话语体系”为主题,特邀国防大学、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3月31日上午9点,会议拉开帷幕。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施旭教授主持会议,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春雷致欢迎辞,表达了对本次高峰论坛顺利召开的真切祝愿,对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智库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对在座嘉宾致以欢迎与感谢。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从多元视角对国家安全话题加以探讨。来自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的施旭教授以构建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为议题提出全面系统的“话语体系”概念,从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揭示话语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建立国家安全话语智库的构想;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唐永胜少将指出,全球治理体系的加速变革将在根本上影响大国之间权力与利益再分配的竞争;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教授探讨了中国国际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解读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认为中国应在对外话语方面加强建构;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教授分析了在国际安全治理过程中,安全话语与安全政策存在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浙江大学的余潇枫教授围绕“话语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再建构展开论述;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刘跃进教授阐释了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文化及文化安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义桅教授就如何克服一带一路话语权悖论这一议题提出了见解;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波教授从《反宣传法》的研究视角探讨了美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陈积敏研究员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周永生教授围绕日本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中国的关联性展开论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郭锐教授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报道,提出构建国家安全话语能力的必要性;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强教授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视角探讨其中政治话语与军事话语的困境与出路;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杨卫东教授探讨了美国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构建与美国崛起之间的关系;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林爱珺教授,以网络空间为着眼点,分析了网络信息战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在自由讨论环节,嘉宾们就国家软实力、对外传播策略以及国家安全话语体系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最后,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的施旭教授作总结发言,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感谢,以及中心智库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陈书记致辞

陈书记致辞

会场

会场


110周年校庆专栏

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十一:第二届国家安全话语传播高峰论坛圆满召开

郑航航 · 2018-04-03

第二届国家安全话语传播高峰论坛于2018年3月31日在杭州师范大学成功召开。此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办,是喜迎我校11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十一,以“构建国家安全传播话语体系”为主题,特邀国防大学、吉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外交学院、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

3月31日上午9点,会议拉开帷幕。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主任施旭教授主持会议,杭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陈春雷致欢迎辞,表达了对本次高峰论坛顺利召开的真切祝愿,对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智库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对在座嘉宾致以欢迎与感谢。

在主旨发言环节,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从多元视角对国家安全话题加以探讨。来自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的施旭教授以构建中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为议题提出全面系统的“话语体系”概念,从跨学科、跨文化的研究视角揭示话语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建立国家安全话语智库的构想;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唐永胜少将指出,全球治理体系的加速变革将在根本上影响大国之间权力与利益再分配的竞争;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杨宇军教授探讨了中国国际传播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国际关系学院副校长郭惠民教授解读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认为中国应在对外话语方面加强建构;外交学院副校长孙吉胜教授分析了在国际安全治理过程中,安全话语与安全政策存在相互影响的重要关系;浙江大学的余潇枫教授围绕“话语安全”与国家安全战略再建构展开论述;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的刘跃进教授阐释了当代国家安全体系中的文化及文化安全;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王义桅教授就如何克服一带一路话语权悖论这一议题提出了见解;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王波教授从《反宣传法》的研究视角探讨了美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的陈积敏研究员根据《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战略;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周永生教授围绕日本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中国的关联性展开论述;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的郭锐教授分析了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报道,提出构建国家安全话语能力的必要性;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战略与安全研究所执行所长刘强教授从“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视角探讨其中政治话语与军事话语的困境与出路;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的杨卫东教授探讨了美国自由主义话语体系构建与美国崛起之间的关系;来自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林爱珺教授,以网络空间为着眼点,分析了网络信息战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在自由讨论环节,嘉宾们就国家软实力、对外传播策略以及国家安全话语体系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气氛热烈。最后,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中心的施旭教授作总结发言,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感谢,以及中心智库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与期盼。

陈书记致辞

陈书记致辞

会场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