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教授讲述外语专业学
- 社交媒体上新闻报道的读者介入话语分析 ——以
- 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董洪川教授应邀讲学
- 匈牙利科学院Peter Hajdu教授谈“比较困境中的
- 英美文学研究所举办“詹姆斯论屠格涅夫与现代小
- 我院举办风从东方来:西方艺术中的“中国风”论
- 耿幼壮教授主讲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系列讲
- 瑞典林奈大学Cornelius Holtorf教授应邀讲学
- 上海财经大学Sandro Jung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大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
- 著名学者张辉教授谈“批评认知语言学”
- 中国符号学泰斗赵毅衡先生受邀作“文学及艺术中
- 韩国东国大学金英敏教授应邀讲学
- 学谈判,悟谈判,用谈判
- 日本国立广岛大学卢涛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艺术文化中的俄罗斯
-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北京语言大学陆薇教
- 上海交通大学刘建军教授应邀讲学
- 清华大学曹莉教授应邀讲学
- 钱兆明教授主讲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海外
12月8日下午,当代语言学研究所吴格奇老师为外国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社交媒体上新闻报道的读者介入话语分析 ——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当代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詹宏伟教授主持,语言学方向的老师、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吴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加快,新闻报道从报纸、电视等媒介转向了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老师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通过对新闻标题和新闻报道中话语资源的分析,讨论了社交媒体上的新闻如何通过话语手段来吸引读者注意力以及构建新闻价值,从而使读者介入到新闻语篇中。新闻标题通过前指和言语行为构建了接近性、人情味两种新闻价值,邀请读者进入到相关语境中。新闻报道通过特定的称呼语、引用别人的话语、积极正向的评价语三种话语资源构建了人格化、正面性、人情味三种新闻价值,从而使新闻报道与读者融为一体。在分析话语资源如何构建新闻价值的基础上,吴老师总结了社交媒体区别与传统给媒体的特征,以及新闻报道如何达到舆论引导,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讲座后,吴老师与参与讲座的师生对社交媒体的新闻编写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