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杭州师范大学欢迎您

  • 中国-加勒比文明互鉴论坛系列讲座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

  • “英美文学书库”捐赠暨“外国文学与共同体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会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要闻
我院成功召开“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
发布日期:2022-11-16 09:24:07  发布者:王琪

为进一步提升新文科背景下我国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水平,促进日语专业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11月13日,我院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在腾讯会议上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12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了主旨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的350名师生参加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杭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孙立春教授主持,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指委日语分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会长邱雅芬研究员,杭师大外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分别致词。修刚教授首先祝贺我院日语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然后指出新文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文理交融和人文性的回归等方面下足功夫。邱雅芬研究员强调我们身处新时代、面对新挑战,需要始终怀抱中国学术意识,开展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研究,使我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成为新文科建设的生力军之一。周敏教授指出新文科建设为中国的日语专业转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会议的四场主旨报告分别由杭师大日语系主任刘琛琛副教授、副主任彭佳副教授、日本文学教研室主任周瑛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黄芳教授主持。第一场主旨报告中,邱雅芬研究员在题为《对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的报告中,总结了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她强调在新文科背景下,我们在拓宽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同时,需要坚守中国立场和中国视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陈多友教授在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日本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估判——以芥川龙之介<杜子春>叙事为例》的报告中,运用文学伦理学等批评方法,解读了芥川龙之介文学的思政况味,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进行伦理学和文学的交叉融合。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院长高洁教授在题为《近代日本作家上海游记的记忆与想像》的报告中,聚焦于近代日本作家留下的上海游记,通过与文化、历史、国际关系等学科交叉融合,对近代日本关于上海的言说体系的建构以及关于上海的文学想象进行了把握与解读。

第二场主旨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日语系主任李铭敬教授在题为《<今昔物语集>新旧大系本注释文中所见<三宝感应要略録>引文指谬》的报告中,详细比较了《今昔物语集》新旧大系本中的注释,指出了《三宝感应要略録》引文的多处错误断句与解释。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林敏洁教授在题为《从<森>中的伦理选择再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告中,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利刃,回归历史伦理现场,从共时和历时的层面对《森》中的伦理选择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济大学日语系主任刘晓芳教授在题为《跨学科视域下日本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以日本文学的经典重读为例》的报告中,以《罗生门》《竹林中》和《棉被》等经典作品为例,结合病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

第三场主旨报告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王成教授在题为《近代日本修养语境中的<寒山拾得>解读》的报告中,从同时代读者研究的角度,重返同时代语境,考察了修养时代的读者与森鸥外《寒山拾得》的关系。南京大学日语系主任王奕红教授在题为《回到文学: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之我见》的报告中,指出无论从日语专业建设角度,还是从文学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角度,在文明互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回到文学的概念本身,厘清“日本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逻辑,均不失为可行的路径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松教授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思考》为题,从历史的纵向和世界范围的横向两个角度,考察了人文学科转型的内外因素,探讨了“日本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新课题。

第四场主旨报告中,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在题为《耗散理论视域下的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中国认识的研究》的报告中,借鉴耗散理论,通过“荒诞”“无序”“混沌”等关键词,阐明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是如何解构传统中国、批判现实中国以及预言未来中国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在题为《日本近代文人与中国京剧》的报告中,从跨学科视角出发,考察了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京剧的关联,在重估文学经典的同时,又以新的视角揭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丰富样态。孙立春教授在题为《越境的鲁迅研究——小田岳夫<鲁迅传>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的报告中,介绍了小田岳夫《鲁迅传》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传播的情况,揭示了鲁迅研究越境到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以及40年代鲁迅研究的“中日互证”之状况,突出了小田岳夫《鲁迅传》的历史意义。

论坛闭幕式由杭师大日语系原主任王忻教授主持。王教授强调在新文科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跳出外语学科带来的局限,逐步探索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方法。副院长孙立春教授和院党委书记潘春雷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和闭幕致辞。本次论坛是我校日语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汇聚了日语教育研究界和日本文学研究界首屈一指的专家学者,将为日语专业的转型发展和新文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图片1



学院要闻

我院成功召开“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

王琪 · 2022-11-16

为进一步提升新文科背景下我国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水平,促进日语专业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11月13日,我院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高端论坛”在腾讯会议上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12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本次论坛并作了主旨报告,吸引了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的350名师生参加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杭师大外语学院副院长孙立春教授主持,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指委日语分委会主任委员、天津外国语大学原校长修刚教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会长邱雅芬研究员,杭师大外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分别致词。修刚教授首先祝贺我院日语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然后指出新文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文理交融和人文性的回归等方面下足功夫。邱雅芬研究员强调我们身处新时代、面对新挑战,需要始终怀抱中国学术意识,开展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研究,使我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成为新文科建设的生力军之一。周敏教授指出新文科建设为中国的日语专业转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会议的四场主旨报告分别由杭师大日语系主任刘琛琛副教授、副主任彭佳副教授、日本文学教研室主任周瑛副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黄芳教授主持。第一场主旨报告中,邱雅芬研究员在题为《对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的一点思考》的报告中,总结了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趋势。她强调在新文科背景下,我们在拓宽日本文学研究领域的同时,需要坚守中国立场和中国视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院长陈多友教授在题为《文学伦理学批评对日本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作用与价值估判——以芥川龙之介<杜子春>叙事为例》的报告中,运用文学伦理学等批评方法,解读了芥川龙之介文学的思政况味,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进行伦理学和文学的交叉融合。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院长高洁教授在题为《近代日本作家上海游记的记忆与想像》的报告中,聚焦于近代日本作家留下的上海游记,通过与文化、历史、国际关系等学科交叉融合,对近代日本关于上海的言说体系的建构以及关于上海的文学想象进行了把握与解读。

第二场主旨报告中,中国人民大学日语系主任李铭敬教授在题为《<今昔物语集>新旧大系本注释文中所见<三宝感应要略録>引文指谬》的报告中,详细比较了《今昔物语集》新旧大系本中的注释,指出了《三宝感应要略録》引文的多处错误断句与解释。南京师范大学日语系主任林敏洁教授在题为《从<森>中的伦理选择再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报告中,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利刃,回归历史伦理现场,从共时和历时的层面对《森》中的伦理选择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济大学日语系主任刘晓芳教授在题为《跨学科视域下日本文学的研究与教学——以日本文学的经典重读为例》的报告中,以《罗生门》《竹林中》和《棉被》等经典作品为例,结合病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

第三场主旨报告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王成教授在题为《近代日本修养语境中的<寒山拾得>解读》的报告中,从同时代读者研究的角度,重返同时代语境,考察了修养时代的读者与森鸥外《寒山拾得》的关系。南京大学日语系主任王奕红教授在题为《回到文学: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之我见》的报告中,指出无论从日语专业建设角度,还是从文学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角度,在文明互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回到文学的概念本身,厘清“日本文学”的产生与发展逻辑,均不失为可行的路径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东亚文化比较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松教授以《“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日本文学研究与教学的思考》为题,从历史的纵向和世界范围的横向两个角度,考察了人文学科转型的内外因素,探讨了“日本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新课题。

第四场主旨报告中,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吴光辉教授在题为《耗散理论视域下的近代日本知识分子中国认识的研究》的报告中,借鉴耗散理论,通过“荒诞”“无序”“混沌”等关键词,阐明了日本近代知识分子是如何解构传统中国、批判现实中国以及预言未来中国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日本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在题为《日本近代文人与中国京剧》的报告中,从跨学科视角出发,考察了近代日本文人与中国京剧的关联,在重估文学经典的同时,又以新的视角揭示了中日文化交流的丰富样态。孙立春教授在题为《越境的鲁迅研究——小田岳夫<鲁迅传>在中国的译介及影响》的报告中,介绍了小田岳夫《鲁迅传》在中国的译介及其传播的情况,揭示了鲁迅研究越境到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时所产生的种种变异以及40年代鲁迅研究的“中日互证”之状况,突出了小田岳夫《鲁迅传》的历史意义。

论坛闭幕式由杭师大日语系原主任王忻教授主持。王教授强调在新文科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跳出外语学科带来的局限,逐步探索跨学科研究的路径及方法。副院长孙立春教授和院党委书记潘春雷分别作了总结发言和闭幕致辞。本次论坛是我校日语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后举办的第一次学术会议,汇聚了日语教育研究界和日本文学研究界首屈一指的专家学者,将为日语专业的转型发展和新文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