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2022年暑期校园疫情防控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2年暑假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
- 关于2022年暑假期间体育场馆开放安排的通知
- 杭州师范大学各校区校内超市及网点2022年暑期服
- 关于2022年图书馆暑假前后开放安排的通知
- 关于后勤服务中心2022年暑假前后服务工作安排
- 关于2022年“劳动节”图书馆开放安排的通知
- 关于2022年“五一”期间后勤服务安排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安全工作的通知
- 关于做好2022年“五一”假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关于师生进出校园实行临时管控措施的紧急通知
- 关于转发教育部《学校教职员工疫情防控期间行为
- 关于组织开展下沙校区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
- 关于组织开展仓前主校区、玉皇山校区全员核酸检
- 关于清明节期间师生疫情防控的提醒
- 关于加强我校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 关于申报教育部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杭
- 关于做好2022年寒假期间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通知
- 后勤服务中心2022年寒假前后服务工作安排
- 关于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寒假期间有关工作的通知
跨艺术/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研修班
中国 杭州 2020年11月13-15日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比较文学美国学派的兴起,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文学与绘画、音乐、电影等其他艺术之间的比较、影响和转换,跨艺术批评成为人文学科的一个新视角,并逐渐扩展为涵盖面更广的跨艺术诗学。20世纪后半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电子媒介成为文艺作品的重要载体,技术媒介的力量空前显现,文化产品的跨媒介生产、传播和接受日益突出,引起人文学者对“跨媒介性”(intermediality)的关注。与此同时,文学与非文学、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界限愈发模糊,文学和艺术概念的本体论遭到解构,跨艺术研究向着跨媒介研究拓展,成为人文学科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呈现出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为促进中外学者在跨艺术/跨媒介研究领域的交流,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ACLTS)将于2020年11月13-15日在美丽的杭城举办“跨艺术/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研修班”。
本次研讨会暨研修班包括主题讲座、高端论坛及分组研讨三部分。特邀报告人有(以发言人姓氏字母排序):Jorgen Bruhn教授(瑞典林奈大学)、Lars Elleström教授(国际跨媒介研究学会会长)、何成洲教授(南京大学)、Youngmin Kim(杭州师范大学/韩国东国大学)、李建英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李双翼研究员(瑞典隆德大学)、欧荣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彭青龙教授(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钱兆明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美国新奥尔良大学)、谭琼琳(上海财经大学)、Delia Ungureanu 副教授(哈佛大学/布达佩斯大学)、王卓教授(山东师范大学)、章燕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等。大会工作语言为中英文:主题讲座、分组研讨(中文);高端论坛(中英文)。
主要议题有:
1. 跨艺术/跨媒介理论研究
2. 跨艺术/跨媒介方法论研究
3. 跨艺术/跨媒介批评实践
4. 跨艺术/跨媒介教学实践
5. 跨文化视野中的跨艺术/跨媒介研究
6. 数字人文研究
大会组委会
欧 荣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
彭青龙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
章 燕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田 颖 杭州师范大学
陈海容 杭州师范大学
本次研讨会暨研修班将以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无法参加线下会议者请提前通过www.zoom.edu.cn 的入口免费注册Zoom。报名成功之后,参会者将获得会议的ID和链接。为保证研讨质量,本次研讨会除特邀报告人之外,限报50人,先报先得。会议注册费为1000元人民币/人(学生600元/人)。11月13日主题讲座,14日高端论坛,15日分组研讨,具体事宜将在发送接收函时同时通知。
如您有意参加,烦请2020年10月1日之前将回执发送会务组电子邮箱:isii@hznu.edu.cn,并在邮件主题行注明“跨媒介2020”。杭师大欢迎您的到来,期待共襄盛会!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
2020年8月1日
跨艺术/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暨研修班回执
(国内参会者)
姓名 | |
电话 | |
电子邮箱 | |
通讯地址(注明邮编) | |
所属单位、学术身份及研究领域 | |
论文题目(如参加研修,选填) | |
摘要 (200字)(如参加研修,选填) | |
*烦请2020年10月1日之前将回执发送电子邮箱:isii@hznu.edu.cn,并在邮件主题行注明“跨媒介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