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ngarian Literary History and Laszlo Kraszn
- 地方高校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培养区域地方高校如何
- Research Trends, Theoretical Relevance, and
- 外国文学研究的话语自觉——以非洲文学为中心
- 话语互动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芥川龙之介对法国文学的接受:《马脚》再考
- 重现1921年芥川龙之介的西湖游历
- 翻译的“忠诚”:以葛浩文为例谈翻译的危机
- 悟之弥细 究之弥深:基于汉译的选题思考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教育治理
- 如何研究加勒比国家
- 翻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兼谈翻译研究类课
- 加勒比“封”情
- 如何写好区域国别研究中决策咨询报告
- 《理解当代中国》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新路径:语言
- 文学中的情感与情感共同体——以美国文学为例
- 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超学科路径
- 原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可以这么做——理解詹明
- 古巴社会主义研究方法论
- 作为叙事对象的语言魔法、翻译政治与民族命运—
时间:2025年10月9日14:00
地点:恕园25—106
主讲内容:
AI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翻译实践与研究的面貌。讲座结合翻译教学与实践,从文化视角探讨AI时代翻译的定位与翻译研究的转型方向,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工具性与文化主体性的张力,翻译研究的跨学科转向,后殖民视角下的数据权力批判,翻译教育的范式重构等。
主讲人简介:
宋耕,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硕士课程主任。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选2022/23年度美国国家人文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跨文化研究和性别研究,在Moder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Asian Studies Review,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3本英文专著和多本中英文编著,代表作《文弱书生:前现代中国的男性气概》被誉为该领域奠基之作。主持的中国八零后作家作品英译项目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作为“一带一路”重点文化项目翻译成韩文、西班牙文、塞尔维亚文、克罗地亚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