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巴社会主义研究方法论
- 作为叙事对象的语言魔法、翻译政治与民族命运—
- African Detective Fiction as a World-Literar
- “外语+”的学科建设和方法探索——从人工多能
- 再读日本战后文学——以安部公房为例
- 文学研究中的史料——樽本照雄的范例和AI的效用
- 岛屿研究的多维视角:从加勒比群岛出发
- 新文科背景下国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与论证
- 研究问题的可靠性与时代性
- 第三波:全球南方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约塞连何以一直活着?
- SSCI期刊论文跨学科研究选题的艺术与策略
- 立场与立场表达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
- 川端康成的战争体验与文学创作
- 翻译为什么失败
-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翻译教育和就业
- 打通翻译的最后一英里——搜商
- 《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课程设计与实施
- 时间、货币、机器——德意志浪漫文本的另一种“
- 量子哲学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
时间:2025年4月29日13:30
地点: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从传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讲起,详细阐述詹明信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发展——方法论“元批评”。在解释“元批评”五重文本的文本观和批评观之后,逐层讲解詹明信对文学作品文本、作品中意识形态素、问题链和症候式阅读的关注。最后,以《麦琪的礼物》等小说、音乐作品为例,示范詹明信的“元批评”如何应用于文学研究。
主讲人简介:
朱刚,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会长,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英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批评理论、翻译学教学与研究。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翻译处任译员和译审。1994-1995年在⽐利时鲁汶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曾赴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访学和讲学。出版专著5部,编译著和教材9部,发表CSSCI来源期刊论文20余篇,主持、参加国家社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类省部级项目十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多项。主要代表作有:《詹明信》《萨伊德》《Text, Reader, and the Nature of Literary Reading: A Critical Survey of Wolfgang Iser’s Theory of Reading》《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文化批评理论》《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