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ungarian Literary History and Laszlo Kraszn
- AI时代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出路——文化视角的反思
- 地方高校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培养区域地方高校如何
- Research Trends, Theoretical Relevance, and
- 外国文学研究的话语自觉——以非洲文学为中心
- 话语互动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芥川龙之介对法国文学的接受:《马脚》再考
- 重现1921年芥川龙之介的西湖游历
- 翻译的“忠诚”:以葛浩文为例谈翻译的危机
- 悟之弥细 究之弥深:基于汉译的选题思考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教育治理
- 如何研究加勒比国家
- 翻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兼谈翻译研究类课
- 加勒比“封”情
- 如何写好区域国别研究中决策咨询报告
- 《理解当代中国》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新路径:语言
- 文学中的情感与情感共同体——以美国文学为例
- 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超学科路径
- 原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可以这么做——理解詹明
- 古巴社会主义研究方法论
时间:2025年10月16日8:30
地点:恕园29-101
主讲内容: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为翻译职业化教育带来巨大冲击,挑战与机遇并存,如何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契机,应对当下翻译教学与培训的现实困境,提升翻译人才能力素养,成为当务之急。报告认为,当前翻译课程教与学相对割裂,课堂与职场衔接困难,主要症结在于缺乏有效评估机制,教学效果难以控制。为此,以所在高校“数字+”学科重大项目建设为例,基于口译质量社会建构和社会系统假说,构建信息化口译教学多元评估模式,围绕AI赋能口译教学平台建设与教学实践,做进一步讨论。实践表明,信息技术与教学评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高翻译培训效率及学习者的实战技能、思维能力和职业素养,更好应对现实挑战,满足时代需求。
主讲人简介:
谌莉文,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西湖学者”拔尖人才,翻译研究所所长,“十四五”应用翻译科研创新团队负责人,外国语学院MTI中心负责人。现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及成果鉴定专家、浙江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组专家、杭州市“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科组专家,兼任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走出去”专家组成员、口译教育评价联盟常务理事、浙江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杭州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译评估研究、翻译传播研究,出版翻译学研究专著3部、编、译著8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项,另主持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近20项。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参)、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及其他省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8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