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

  • “区域国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的视角”论坛

  • 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 2024级本科生外“新”人见面会

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硕士生导师
朱越峰 副教授
发布日期:2017-03-20 13:25:10  发布者:钟振国

朱越峰                                                                                           朱越峰 副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朱越峰,男,1972年7月出生,浙江省绍兴市人,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杭州市翻译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翻译协会会员、杭州市外文协会会员。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90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199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4年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近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三、代表论著

1. 论建设专业英语多媒体试题库的原则,《外语电化教学》2001年第4期

2.《词汇学国际手册:词和词汇的本质和结构》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

3.《英语词汇学》(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牛津英语词典学史》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

5.  教学词汇学的理论构建,《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6.《英语教育词汇学》(专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教授视觉文化》(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

8. 原型模型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9. 风物长宜放眼量,砥砺前行有远方——VR外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外语电化教学》,2018年第3期

10.《中国禅宗导论》(专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

11. 诊断性测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翻译论坛》,2019年第1期

12.“多元共生”下的禅诗意境英译研究——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为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1期(待发)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英语笔译;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学科教学(英语)

五、主要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词汇学;英语测试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翻译批评;应用翻译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中国禅宗导论》,校“中华传统文化”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2015年6月

2.“多元共生”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禅诗英译研究(G18JC016),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2017年12月

3. 会展口笔译实践模式研究与创新,校级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实训类项目,2018年7月

4.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委托翻译、校译服务(2019HSN096),2022 年第19 届亚运会组委会,2019年1月

5. 语料驱动型会展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与创新,教育部2018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2278008),2019年3月

八、主要科研获奖

九、最近五年出版著作

1.《英语教育词汇学》(专著),独立,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2.《教授视觉文化》(译著),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

3.《中国禅宗导论》(专著),独立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原型模型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2. 风物长宜放眼量,砥砺前行有远方——VR外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外语电化教学》,2018年第3期

3.《中国禅宗导论》(专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

4. 诊断性测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翻译论坛》,2019年第1期

5.“多元共生”下的禅诗意境英译研究——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为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1期


硕士生导师

朱越峰 副教授

· 2017-03-20

朱越峰                                                                                           朱越峰 副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朱越峰,男,1972年7月出生,浙江省绍兴市人,杭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系教师,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杭州市翻译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翻译协会会员、杭州市外文协会会员。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90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199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2004年获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近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

三、代表论著

1. 论建设专业英语多媒体试题库的原则,《外语电化教学》2001年第4期

2.《词汇学国际手册:词和词汇的本质和结构》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

3.《英语词汇学》(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4.《牛津英语词典学史》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

5.  教学词汇学的理论构建,《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6.《英语教育词汇学》(专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教授视觉文化》(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

8. 原型模型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9. 风物长宜放眼量,砥砺前行有远方——VR外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外语电化教学》,2018年第3期

10.《中国禅宗导论》(专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

11. 诊断性测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翻译论坛》,2019年第1期

12.“多元共生”下的禅诗意境英译研究——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为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1期(待发)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英语笔译;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学科教学(英语)

五、主要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词汇学;英语测试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翻译批评;应用翻译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中国禅宗导论》,校“中华传统文化”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2015年6月

2.“多元共生”文化视角下的中国禅诗英译研究(G18JC016),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2017年12月

3. 会展口笔译实践模式研究与创新,校级课堂教学改革试验实训类项目,2018年7月

4.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委托翻译、校译服务(2019HSN096),2022 年第19 届亚运会组委会,2019年1月

5. 语料驱动型会展翻译教学模式研究与创新,教育部2018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02278008),2019年3月

八、主要科研获奖

九、最近五年出版著作

1.《英语教育词汇学》(专著),独立,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2.《教授视觉文化》(译著),独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2月

3.《中国禅宗导论》(专著),独立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原型模型视角下的翻译教学,《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

2. 风物长宜放眼量,砥砺前行有远方——VR外语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外语电化教学》,2018年第3期

3.《中国禅宗导论》(专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18年12月

4. 诊断性测试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翻译论坛》,2019年第1期

5.“多元共生”下的禅诗意境英译研究——以赤松版《寒山诗歌集》为例,《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