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座谈会

  • “‘ 西方文论关键词’ 重点专栏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高端学术论坛

  • 杭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加勒比青年发展与合作交流会首场活动

  • 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

  • “区域国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的视角”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党群文化   教工之家   会员风采
倾情援疆助发展 全心育人显担当——记我院骆琤老师获评“阿克苏市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发布日期:2017-11-17 15:31:29  发布者:陈姗珊

    日前,从阿克苏市委组织部传来喜讯,我院教师骆琤作为杭州市第九轮援疆队伍成员,援疆期间表现突出,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结合专业优势潜心育人,着力打造了“智慧+空中丝路课堂”等多项课程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阿克苏教育事业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获评“阿克苏市优秀共产党员”殊荣。骆琤同志先进事迹如下:

骆琤,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该同志于今年2月22日赴阿克苏工作,是目前杭州市第九轮援疆队伍中唯一的女教师该同志现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副校长、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支部书记,主管学校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支部党建工作。

    一、扎根基层忘我工作,迅速融入当地教育事业

入疆第二天,家里就传来公公病重去世的噩耗,考虑到刚刚履新,援疆工作千头万绪,骆琤毅然选择暂缓回杭,留疆坚持工作。一到工作岗位,她就迅速融入学校,与学校教务、政教、教研、总务等各科室及广大教师进行积极沟通与对接,深入了解学校的管理体系和常规工作,梳理学校和教师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现实困难,迅速制订《杭师大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7年打造“智慧+”教育发展规划书》、《阿克苏市高中教学示范中心规划》等工作计划,为教育援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骆琤积极参与地区教育工作讨论、学校会议、升旗仪式、集体舞排练、学生社团、成人礼、民族团结一家亲、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与教师学生打成一片。她全程参与阿克苏市教育系统“围绕总目标”庆五一教职工广场舞大赛的策划与排练,并取得了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她坚持撰写“阿高工作手札”,实时记录学校重要活动的组织过程,并开展反思与总结,时刻不忘提升工作质量。

    二、策划组织教育援疆活动,发挥杭阿两地桥梁纽带作用

第九轮教育援疆正值开篇布局的重要阶段,骆琤认真学习教育援疆的精神和方针,按照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规划,策划组织了杭阿共建“听课千节,结对百人”教育传帮带、杭阿共建“智慧+空中丝路课堂”等活动。其中,“智慧+空中丝路课堂”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秉持“理念引领,辐射全市”的原则,坚持每月开课,邀请杭州市特级教师、名师优师,通过专家讲座、优质课堂展示、同课异构、校际交流等方式为阿克苏市教育系统传经送宝,力求扎扎实实地为阿克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做好杭阿两地的深度对接,骆琤全程参与了杭州师范大学扶助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打造“南疆示范高中”项目的策划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已经初步确立了“四个工程,一个标杆”的工作方案。

三、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教育传帮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骆琤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科研专长,向老师们传授优质的杭派教育理念,帮助当地教师与时俱进,塑造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学科观。她多次参加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讲座,与广大青年教师展开座谈和交流,大到教学设计,小到提问技巧,从多个层面帮助青年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正确道路。与此同时,她深入教学第一线,课堂、工作室、微格教室是她最常去的地方;磨课、评课、手把手指导,是她最常做的工作。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她参加市级、校级教研活动20余次,听评课100余节,传帮带结对4人,指导教师论文和小课题近百人次。

如今,教育援疆传帮带已喜结硕果。骆琤指导两名高中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学比赛,带领他们从校级赛、市级赛一路胜出,并在地区级比赛中喜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四、时刻心系学生,全方位关注阿克苏学子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骆琤积极关注当地学生需求,始终将阿克苏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听说学校国学社的孩子缺少指导教师,她多方打听联系,邀请到阿克苏市教育学院两位国学博士为学校国学社成员进行手把手指导。该活动被三家媒体同时报道,被誉为“省市援疆教师组团式援疆的首次尝试”。她组织了“杭州援疆校长与阿克苏学子面对面大型交流活动”,与阿克苏的高中生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梦想,在与学生们的亲切互动中,向青春期的孩子们传递正能量,引领他们积极向上,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今年5月,她得知学校有一位高二的学生得了重病,除了第一时间参加全校师生自发组织的捐款外,骆琤还积极联系杭州的慈善团体和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募款,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就为重病学生募集善款20000元。

在高级中学,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社团活动、节目展示、学科竞赛、文艺汇演、动员大会的现场。当她走在校园,经常应接不暇地收到来自学生的“老师好!”“校长好!”的真诚问候。

全情的投入,忘我的工作,使骆琤参与的教育援疆工作初见成果,获地区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3个,其个人先进事迹先后被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阿克苏日报报道,她组织和参与的工作被浙江网、杭报在线、浙江援疆、杭州援疆、阿克苏市电视台、杭州师范大学等媒体和公众号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骆琤看来,这一切都是一位中共党员拥护中央援疆政策,投身国家援疆事业,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所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她说,她会更加坚定地秉持杭州市援疆指挥部“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精神,不忘杭州师范大学“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校训,努力工作,艰苦奋斗,誓将智慧援疆的种子撒播在阿克苏的大地上!

 

骆琤

 

 

会员风采

倾情援疆助发展 全心育人显担当——记我院骆琤老师获评“阿克苏市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

陈姗珊 · 2017-11-17

    日前,从阿克苏市委组织部传来喜讯,我院教师骆琤作为杭州市第九轮援疆队伍成员,援疆期间表现突出,扎根基层忘我工作,结合专业优势潜心育人,着力打造了“智慧+空中丝路课堂”等多项课程品牌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阿克苏教育事业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获评“阿克苏市优秀共产党员”殊荣。骆琤同志先进事迹如下:

骆琤,教工第一党支部党员该同志于今年2月22日赴阿克苏工作,是目前杭州市第九轮援疆队伍中唯一的女教师该同志现任杭州师范大学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副校长、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支部书记,主管学校教研、教师专业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和杭州市援疆指挥部人才支部党建工作。

    一、扎根基层忘我工作,迅速融入当地教育事业

入疆第二天,家里就传来公公病重去世的噩耗,考虑到刚刚履新,援疆工作千头万绪,骆琤毅然选择暂缓回杭,留疆坚持工作。一到工作岗位,她就迅速融入学校,与学校教务、政教、教研、总务等各科室及广大教师进行积极沟通与对接,深入了解学校的管理体系和常规工作,梳理学校和教师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现实困难,迅速制订《杭师大附属阿克苏市高级中学2017年打造“智慧+”教育发展规划书》、《阿克苏市高中教学示范中心规划》等工作计划,为教育援疆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日常工作中,骆琤积极参与地区教育工作讨论、学校会议、升旗仪式、集体舞排练、学生社团、成人礼、民族团结一家亲、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与教师学生打成一片。她全程参与阿克苏市教育系统“围绕总目标”庆五一教职工广场舞大赛的策划与排练,并取得了集体一等奖的好成绩。此外,她坚持撰写“阿高工作手札”,实时记录学校重要活动的组织过程,并开展反思与总结,时刻不忘提升工作质量。

    二、策划组织教育援疆活动,发挥杭阿两地桥梁纽带作用

第九轮教育援疆正值开篇布局的重要阶段,骆琤认真学习教育援疆的精神和方针,按照杭州市援疆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规划,策划组织了杭阿共建“听课千节,结对百人”教育传帮带、杭阿共建“智慧+空中丝路课堂”等活动。其中,“智慧+空中丝路课堂”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秉持“理念引领,辐射全市”的原则,坚持每月开课,邀请杭州市特级教师、名师优师,通过专家讲座、优质课堂展示、同课异构、校际交流等方式为阿克苏市教育系统传经送宝,力求扎扎实实地为阿克苏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与此同时,为了充分做好杭阿两地的深度对接,骆琤全程参与了杭州师范大学扶助阿克苏市高级中学打造“南疆示范高中”项目的策划工作,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开展调研和论证工作,积极做好桥梁和纽带作用,目前已经初步确立了“四个工程,一个标杆”的工作方案。

三、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开展教育传帮带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骆琤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科研专长,向老师们传授优质的杭派教育理念,帮助当地教师与时俱进,塑造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学科观。她多次参加学校新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讲座,与广大青年教师展开座谈和交流,大到教学设计,小到提问技巧,从多个层面帮助青年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正确道路。与此同时,她深入教学第一线,课堂、工作室、微格教室是她最常去的地方;磨课、评课、手把手指导,是她最常做的工作。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里,她参加市级、校级教研活动20余次,听评课100余节,传帮带结对4人,指导教师论文和小课题近百人次。

如今,教育援疆传帮带已喜结硕果。骆琤指导两名高中英语教师参加英语教学比赛,带领他们从校级赛、市级赛一路胜出,并在地区级比赛中喜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四、时刻心系学生,全方位关注阿克苏学子成长

   在日常工作中,骆琤积极关注当地学生需求,始终将阿克苏学生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听说学校国学社的孩子缺少指导教师,她多方打听联系,邀请到阿克苏市教育学院两位国学博士为学校国学社成员进行手把手指导。该活动被三家媒体同时报道,被誉为“省市援疆教师组团式援疆的首次尝试”。她组织了“杭州援疆校长与阿克苏学子面对面大型交流活动”,与阿克苏的高中生们谈理想、谈人生、谈梦想,在与学生们的亲切互动中,向青春期的孩子们传递正能量,引领他们积极向上,为实现梦想而努力拼搏。

今年5月,她得知学校有一位高二的学生得了重病,除了第一时间参加全校师生自发组织的捐款外,骆琤还积极联系杭州的慈善团体和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募款,在短短两天时间内就为重病学生募集善款20000元。

在高级中学,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社团活动、节目展示、学科竞赛、文艺汇演、动员大会的现场。当她走在校园,经常应接不暇地收到来自学生的“老师好!”“校长好!”的真诚问候。

全情的投入,忘我的工作,使骆琤参与的教育援疆工作初见成果,获地区级奖项2个、市级奖项3个,其个人先进事迹先后被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阿克苏日报报道,她组织和参与的工作被浙江网、杭报在线、浙江援疆、杭州援疆、阿克苏市电视台、杭州师范大学等媒体和公众号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骆琤看来,这一切都是一位中共党员拥护中央援疆政策,投身国家援疆事业,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所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她说,她会更加坚定地秉持杭州市援疆指挥部“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精神,不忘杭州师范大学“勤慎诚恕,博雅精进”的校训,努力工作,艰苦奋斗,誓将智慧援疆的种子撒播在阿克苏的大地上!

 

骆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