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2025级新生见面会

  • 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座谈会

  • “‘ 西方文论关键词’ 重点专栏与外国文学研究的当代使命” 高端学术论坛

  • 杭州师范大学名誉教授聘任仪式暨中国—加勒比青年发展与合作交流会首场活动

  • 世界文学跨学科研究学术研讨会

当前位置:首页   加勒比中心
第二届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学术论坛暨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发布日期:2025-11-11 09:57:23  发布者: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

2025年11月8日,第二届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学术论坛暨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年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蓝色人文与全球南方——小岛屿国家的生态、文化与知识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智库、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旨在深化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推动海洋文明与全球南方知识体系的共建。本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和外国语学院承办。

 

图片1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周敏教授主持开幕式。她指出,蓝色人文以岛屿国家与地区的生态文化与传承创新为主题,小岛屿国家是观察全球问题的重要窗口,其研究是“以小观大”理解全球南方与海洋文明的关键所在。

 

图片2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应飚教授介绍了杭师大117年办学历史,以及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勒比地区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小岛屿研究助力国家大国外交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背景下,小岛屿研究对重构国际知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图片3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小岛屿国家对海洋生态敏感,在气候治理、海洋法实践中影响力独特,认为论坛以“蓝色人文与全球南方”主题,为探讨生态文化与经济体系新价值提供了重要指引,强调了小岛屿研究是服务外交、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支点。罗林主任还充分肯定了杭师大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的开拓性成果。

 

图片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刘鸿武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服务中外全方位合作。他以浙师大助力浙江与非洲合作为例,强调区域国别研究要做到“两头落地”,既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也要深入研究对象国情况,要通过解决真问题,形成实践、问题与理论的闭环,构建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图片5

 

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理事长、大连大学副校长夏洋教授指出,本届论坛聚焦小岛屿国家生态、文化、知识创新经验,体现了研究视野的拓展,强调蓝色人文凸显了海洋的生态资源与文化交流价值,以及小岛屿国家研究的重要意义,表达了通过论坛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小岛屿区域国别学发展的殷切期望。

 

图片6

 

大会随后举行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大模型发布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研究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应飚副书记、周敏教授以及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丽均总经理共同为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大模型揭幕。该平台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知识库构建、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语种资料的快速处理和跨领域信息的高效整合。

 

图片7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了引领性发言和主旨报告的环节。中国亚太学会大洋洲分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汪诗明教授主持引领性发言。

 

图片8

杨洁勉研究员以《服务国家战略视阈下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学科建设》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教育强国等方面凸显了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小岛屿国家研究服务于国家统一、地缘政治以及国家重大外事的重要价值。

 

图片9

 

国际海底管理局合同管理和能力建设办公室蔡永胜主任的发言题目为《国际海底管理局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蔡主任系统介绍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历史、发展及职能,主张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开展合作,还从海洋法制角度探讨了如何在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同时兼顾小岛屿国家的发展需要以及利益关切。

图片10

 

上半场主旨报告共有四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区域国别研究备案基地非洲大湖区研究中心主任葛金玲教授主持了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11

 

黄仁伟教授在题为《南太及加勒比岛国对我国的战略价值》的主旨报告中,从全球岛屿控制权演变的历史脉络切入,系统阐述了中国与南太平洋及加勒比岛国关系发展的战略背景与深远意义。

图片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亚太学会大洋洲分会副会长王华教授主持了汪诗明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13

 

在题为《对太平洋岛国现代化的几点认识》主旨报告中,汪诗明教授为太平洋岛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系统框架,为岛国开创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之路明确了方向。

 

图片14

 

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拉美研究理事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时学研究员的主旨报告由大连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院长、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王晓军教授主持。

 

图片15

 

江时学研究员在题为《如何使小岛屿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四大全球倡议》的主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与小岛屿国家深化合作的路径框架,为推动双方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图片16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教授的主旨报告由湘潭大学中国-非洲经贸法律研究院院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洪永红教授主持。

 

图片17

 

张振克教授题为《拓展小岛屿国家发展研究的思考》的报告基于对小岛屿国家脆弱性的深入分析,强调相关研究在推进蓝色经济合作、平衡经济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图片18

 

下半场共设六场主旨报告。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武教授主持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宋均营的主旨报告。

 

图片19

 

在题为《作为方法的加勒比——日本学界“作为方法”论对建构中国“加勒比学”的启示》的主旨报告中,宋均营研究员主张借鉴日本学界去除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路径,积极构建中国加勒比学。

 

图片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王华教授的主旨报告由聊城大学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德正教授主持。

 

图片21

 

在题为《区域国别学视域下小岛屿国家研究的主体性及其限度》主旨报告中,王华教授呼吁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发挥主体性,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并建议将小岛屿国家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全球网络中。

 

图片22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吕宏芬教授主持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联合理事长张颖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23

 

张颖教授在题为《小岛屿国家联盟在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的主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小岛屿国家面临的严重气候威胁,以及小岛屿国家联盟为提升国际话语权付出的努力。

 

图片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所主任祁敬宇教授主持了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博士陈效卫的主旨报告。

 

图片25

 

在题为《小岛国国家符号研究:问题、根源与对策》的主旨报告中,陈效卫博士重点关注对小岛屿国家重视不足与符号误读问题,建议深化国别研究,精准厘清并规范其国家符号翻译,同时完善自身符号体系,以推动“学研用宣”一体化发展。

 

图片26

 

海颐智库执行主任牛丽的主旨报告由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王作成教授主持。

 

图片27

 

在题为《从资源掠夺到叙事抹黑:西方塑造“危险巴新”的双重逻辑》的主旨报告中,牛丽主任系统分析了西方夸大渲染“危险巴新”叙事的核心逻辑在于掠夺资源并遏制中巴合作,主张通过坚持公平让利、推动技术合作升级、加强媒体沟通等方式深化中巴合作。

 

图片28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崇飞教授主持了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卢美艳副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29

 

卢美艳副教授以《重构加勒比:本土知识的兴起与殖民霸权的解构》为题,系统梳理了加勒比研究从欧洲殖民叙事到本土视角的转变,强调克里奥尔化理论对理解当地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深化本土化研究的具体路径。

 

图片30

 

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秘书长、大连大学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国杰主持宣布下一届承办单位,张颖教授介绍北外岛国中心情况。

本次大会还设置了4场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正义与南南合作”“小岛屿国家的文化身份、语言实践与知识生产”“环印度洋与太平洋岛国:区域国别与政策实践”和“小岛屿国家历史、文学与跨文明叙事”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图片31

 

大会闭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立春教授主持。

 

图片32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教授以《中国在世界格局重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题作重要发言,深入探讨了当今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之际,中国以全方位崛起之势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系统分析了中国作为全球和平的稳定力量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如何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引领者。他强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践行多边主义,以负责任大国担当持续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随后,各分会场评议人汇报了小组研讨成果,在聚焦各组主题的同时,为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多元研究视角。

 

图片33

 

周敏教授致闭幕词。她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诚挚谢意,认为本次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小岛屿研究在区域国别领域影响力的提升,为区域国别研究的拓展注入了新活力。

 

加勒比中心

第二届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学术论坛暨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年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 · 2025-11-11

2025年11月8日,第二届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学术论坛暨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年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隆重举行。本次论坛以“蓝色人文与全球南方——小岛屿国家的生态、文化与知识创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智库、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的近200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旨在深化小岛屿国家和地区研究,推动海洋文明与全球南方知识体系的共建。本次论坛由杭州师范大学、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主办;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和外国语学院承办。

 

图片1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主任周敏教授主持开幕式。她指出,蓝色人文以岛屿国家与地区的生态文化与传承创新为主题,小岛屿国家是观察全球问题的重要窗口,其研究是“以小观大”理解全球南方与海洋文明的关键所在。

 

图片2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应飚教授介绍了杭师大117年办学历史,以及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特别是加勒比地区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小岛屿研究助力国家大国外交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背景下,小岛屿研究对重构国际知识体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

 

图片3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出小岛屿国家对海洋生态敏感,在气候治理、海洋法实践中影响力独特,认为论坛以“蓝色人文与全球南方”主题,为探讨生态文化与经济体系新价值提供了重要指引,强调了小岛屿研究是服务外交、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支点。罗林主任还充分肯定了杭师大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的开拓性成果。

 

图片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秘书长刘鸿武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区域国别学作为新兴交叉学科,需服务中外全方位合作。他以浙师大助力浙江与非洲合作为例,强调区域国别研究要做到“两头落地”,既要对接地方发展需求,也要深入研究对象国情况,要通过解决真问题,形成实践、问题与理论的闭环,构建政府、企业与高校之间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图片5

 

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理事长、大连大学副校长夏洋教授指出,本届论坛聚焦小岛屿国家生态、文化、知识创新经验,体现了研究视野的拓展,强调蓝色人文凸显了海洋的生态资源与文化交流价值,以及小岛屿国家研究的重要意义,表达了通过论坛碰撞思想、凝聚共识,共同推进小岛屿区域国别学发展的殷切期望。

 

图片6

 

大会随后举行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大模型发布会。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杨洁勉研究员、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罗林教授、应飚副书记、周敏教授以及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丽均总经理共同为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大模型揭幕。该平台集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知识库构建、成果转化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多语种资料的快速处理和跨领域信息的高效整合。

 

图片7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了引领性发言和主旨报告的环节。中国亚太学会大洋洲分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汪诗明教授主持引领性发言。

 

图片8

杨洁勉研究员以《服务国家战略视阈下的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学科建设》为题,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教育强国等方面凸显了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小岛屿国家研究服务于国家统一、地缘政治以及国家重大外事的重要价值。

 

图片9

 

国际海底管理局合同管理和能力建设办公室蔡永胜主任的发言题目为《国际海底管理局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蔡主任系统介绍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历史、发展及职能,主张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在深海资源开发、能力建设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开展合作,还从海洋法制角度探讨了如何在维护国家海洋利益的同时兼顾小岛屿国家的发展需要以及利益关切。

图片10

 

上半场主旨报告共有四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区域国别研究备案基地非洲大湖区研究中心主任葛金玲教授主持了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11

 

黄仁伟教授在题为《南太及加勒比岛国对我国的战略价值》的主旨报告中,从全球岛屿控制权演变的历史脉络切入,系统阐述了中国与南太平洋及加勒比岛国关系发展的战略背景与深远意义。

图片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执行院长、中国亚太学会大洋洲分会副会长王华教授主持了汪诗明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13

 

在题为《对太平洋岛国现代化的几点认识》主旨报告中,汪诗明教授为太平洋岛国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系统框架,为岛国开创符合自身特点的现代化之路明确了方向。

 

图片14

 

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拉美研究理事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时学研究员的主旨报告由大连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院长、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副理事长王晓军教授主持。

 

图片15

 

江时学研究员在题为《如何使小岛屿国家得益于中国的四大全球倡议》的主旨报告中系统阐述了中国与小岛屿国家深化合作的路径框架,为推动双方可持续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图片16

 

南京大学非洲研究所所长张振克教授的主旨报告由湘潭大学中国-非洲经贸法律研究院院长、中国非洲问题研究会副会长洪永红教授主持。

 

图片17

 

张振克教授题为《拓展小岛屿国家发展研究的思考》的报告基于对小岛屿国家脆弱性的深入分析,强调相关研究在推进蓝色经济合作、平衡经济发展模式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图片18

 

下半场共设六场主旨报告。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武教授主持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宋均营的主旨报告。

 

图片19

 

在题为《作为方法的加勒比——日本学界“作为方法”论对建构中国“加勒比学”的启示》的主旨报告中,宋均营研究员主张借鉴日本学界去除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路径,积极构建中国加勒比学。

 

图片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王华教授的主旨报告由聊城大学中国-太平洋岛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中心常务副主任陈德正教授主持。

 

图片21

 

在题为《区域国别学视域下小岛屿国家研究的主体性及其限度》主旨报告中,王华教授呼吁区域国别学研究者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发挥主体性,助力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并建议将小岛屿国家研究置于更广阔的全球网络中。

 

图片22

 

浙江外国语学院拉美研究所所长吕宏芬教授主持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主任、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联合理事长张颖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23

 

张颖教授在题为《小岛屿国家联盟在气候治理中的角色》的主旨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小岛屿国家面临的严重气候威胁,以及小岛屿国家联盟为提升国际话语权付出的努力。

 

图片2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所主任祁敬宇教授主持了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博士陈效卫的主旨报告。

 

图片25

 

在题为《小岛国国家符号研究:问题、根源与对策》的主旨报告中,陈效卫博士重点关注对小岛屿国家重视不足与符号误读问题,建议深化国别研究,精准厘清并规范其国家符号翻译,同时完善自身符号体系,以推动“学研用宣”一体化发展。

 

图片26

 

海颐智库执行主任牛丽的主旨报告由聊城大学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王作成教授主持。

 

图片27

 

在题为《从资源掠夺到叙事抹黑:西方塑造“危险巴新”的双重逻辑》的主旨报告中,牛丽主任系统分析了西方夸大渲染“危险巴新”叙事的核心逻辑在于掠夺资源并遏制中巴合作,主张通过坚持公平让利、推动技术合作升级、加强媒体沟通等方式深化中巴合作。

 

图片28

 

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崇飞教授主持了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卢美艳副教授的主旨报告。

 

图片29

 

卢美艳副教授以《重构加勒比:本土知识的兴起与殖民霸权的解构》为题,系统梳理了加勒比研究从欧洲殖民叙事到本土视角的转变,强调克里奥尔化理论对理解当地文化融合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杭州师范大学加勒比地区研究中心深化本土化研究的具体路径。

 

图片30

 

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岛盟”)秘书长、大连大学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梁国杰主持宣布下一届承办单位,张颖教授介绍北外岛国中心情况。

本次大会还设置了4场平行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蓝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正义与南南合作”“小岛屿国家的文化身份、语言实践与知识生产”“环印度洋与太平洋岛国:区域国别与政策实践”和“小岛屿国家历史、文学与跨文明叙事”等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图片31

 

大会闭幕式由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孙立春教授主持。

 

图片32

 

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教授以《中国在世界格局重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题作重要发言,深入探讨了当今世界格局深刻变革之际,中国以全方位崛起之势所发挥的关键作用;系统分析了中国作为全球和平的稳定力量与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如何从全球化的参与者转变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引领者。他强调,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等倡议践行多边主义,以负责任大国担当持续为完善全球治理、促进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随后,各分会场评议人汇报了小组研讨成果,在聚焦各组主题的同时,为在场的各位专家学者提供了多元研究视角。

 

图片33

 

周敏教授致闭幕词。她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的诚挚谢意,认为本次论坛进一步深化了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内部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小岛屿研究在区域国别领域影响力的提升,为区域国别研究的拓展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