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杭州师范大学欢迎您

  • 我院成功举办“新征程上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

  • “英美文学书库”捐赠暨“外国文学与共同体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会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要闻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本科生第二次讨论课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0-12-31 15:25:35  发布者:葛浩栋 李世佳

    12月30日下午,“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在恕园2-103教室与恕园9-201教室针对大一新生开展本学期最后一场讨论课,我院陈海容老师、陈敏老师分别对《鲁滨逊漂流记》和《呼啸山庄》做了精彩导读。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陈海容老师指出阅读经典原著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随后陈老师用几个生动的例子让同学们了解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指出同样的一部作品用不同的理论和视点切入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在对作者生平和小说背景作了简单介绍之后,陈海容老师还点明了《鲁滨逊漂流记》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在带领同学们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陈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凝结在“种植园”、“食人族”“主人”等词汇背后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权力关系。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主题都绝不会是单一的,为了让同学们对文学研究有更加直观的感受,陈老师从小说的“基督教”主题入手带领同学们细读文本,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来分析鲁滨逊的精神之旅。接着,陈海容老师又指出意象在理解小说上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金钱、枪和海洋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最后,陈海容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现有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以物质文化研究作为视角,从物质与价值、物质与宗教、物质与劳动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文本细读和精彩分析。整场讲座精彩纷呈,气氛热烈。

    在同时进行的另一场讲座开始前,陈敏老师贴心地准备了问卷,一方面了解了同学们的阅读时间管理及其效度,另一方面就该组同学们本学期阅读的《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做了一项有意思的民调:你更喜欢简·奥斯汀还是艾米莉·勃朗特?投票结果显示喜欢奥斯汀的同学占压倒性多数(66%)。为什么有很多读者不喜欢《呼啸山庄》?为什么读者对这部经典作品的评价呈现两极化?陈老师从这个问题出发,带领同学们从主题、人物、风格、技法等方面的独具匠心之处对这部小说做了细读指导,并指出以往的阅读和阐释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出重读经典的意义。通过展示电影改编的片段,陈老师启发同学们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为何新版电影中的主角Heathcliff改由黑人演员扮演?仅仅是出于政治正确,抑或是还原原著真义?如果同学们能主动对故事的社会时代背景有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尽管作者只向读者透露了主人公的黑肤色,但这个孤儿是来自利物浦这一当时英国最大奴隶交易中心的事实使“Heathcliff是黑人”这种解读合理化。陈老师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同学们对小说做更深入的评判性阅读,鼓励大家在阅读文本的同时积极拓展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不人云亦云,而应在宏大视野中逐步建构个人阅读观。讲座的最后回到开头的“Emily or Jane”之辩,陈敏老师针对抵触《呼啸山庄》的同学提出了再读一遍的建议,以期发现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陈敏老师的讲座鞭辟入里,令同学们收获良多。

     通过这两场精彩的讨论课,英语系20级7个班级的新生同学们领略了英国文学经典的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下学期两组同学将互换阅读书目,继续经典阅读的旅程。

234


678


学院要闻

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本科生第二次讨论课圆满结束

郑航航 · 2020-12-31

    12月30日下午,“敦雅书社——经典阅读系列”在恕园2-103教室与恕园9-201教室针对大一新生开展本学期最后一场讨论课,我院陈海容老师、陈敏老师分别对《鲁滨逊漂流记》和《呼啸山庄》做了精彩导读。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陈海容老师指出阅读经典原著对英语专业学生提升语言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性。随后陈老师用几个生动的例子让同学们了解文学研究的方法和路径,指出同样的一部作品用不同的理论和视点切入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景”。在对作者生平和小说背景作了简单介绍之后,陈海容老师还点明了《鲁滨逊漂流记》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在带领同学们进行文本细读的过程中,陈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凝结在“种植园”、“食人族”“主人”等词汇背后的社会历史语境和权力关系。任何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的主题都绝不会是单一的,为了让同学们对文学研究有更加直观的感受,陈老师从小说的“基督教”主题入手带领同学们细读文本,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来分析鲁滨逊的精神之旅。接着,陈海容老师又指出意象在理解小说上的重要性,着重分析了金钱、枪和海洋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最后,陈海容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现有研究的理论视角,并以物质文化研究作为视角,从物质与价值、物质与宗教、物质与劳动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文本细读和精彩分析。整场讲座精彩纷呈,气氛热烈。

    在同时进行的另一场讲座开始前,陈敏老师贴心地准备了问卷,一方面了解了同学们的阅读时间管理及其效度,另一方面就该组同学们本学期阅读的《傲慢与偏见》和《呼啸山庄》做了一项有意思的民调:你更喜欢简·奥斯汀还是艾米莉·勃朗特?投票结果显示喜欢奥斯汀的同学占压倒性多数(66%)。为什么有很多读者不喜欢《呼啸山庄》?为什么读者对这部经典作品的评价呈现两极化?陈老师从这个问题出发,带领同学们从主题、人物、风格、技法等方面的独具匠心之处对这部小说做了细读指导,并指出以往的阅读和阐释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出重读经典的意义。通过展示电影改编的片段,陈老师启发同学们要敏于观察、勤于思考——为何新版电影中的主角Heathcliff改由黑人演员扮演?仅仅是出于政治正确,抑或是还原原著真义?如果同学们能主动对故事的社会时代背景有进一步了解,就会发现,尽管作者只向读者透露了主人公的黑肤色,但这个孤儿是来自利物浦这一当时英国最大奴隶交易中心的事实使“Heathcliff是黑人”这种解读合理化。陈老师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同学们对小说做更深入的评判性阅读,鼓励大家在阅读文本的同时积极拓展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不人云亦云,而应在宏大视野中逐步建构个人阅读观。讲座的最后回到开头的“Emily or Jane”之辩,陈敏老师针对抵触《呼啸山庄》的同学提出了再读一遍的建议,以期发现经典作品的伟大之处。陈敏老师的讲座鞭辟入里,令同学们收获良多。

     通过这两场精彩的讨论课,英语系20级7个班级的新生同学们领略了英国文学经典的魅力,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并从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精神愉悦。下学期两组同学将互换阅读书目,继续经典阅读的旅程。

234


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