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校环波罗的海国家研究中心加入高校国别和区域
- 殷企平教授一行受邀参加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
- 我院施旭教授出席中国新闻史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
- 我院林巍教授担任第五届世界中医翻译大赛终评专
-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一行来我院调研
- 我院举行师范生数字素养提升讲座
- 我院承办第二届“樱花杯”江浙沪大学生日语口译
- 我院举办“村上春树文学多维解读”学术研讨会
- 周敏、陈茂林教授参加“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外国
- 青蓝聚首,情谊相传 ——英语06级校友回校召开
- 学院举行2021级本科新生家长会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
- 我院成功主办“中国社会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
- 外国语学院举办2021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
- 浙江新闻--《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 杭州日报--《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
- 学院领导赴海亮教育实习点看望实习生
- 学院召开新学期党支部书记工作会议
- 学院召开青年教师代表座谈会
- 致青春,敬未来!外国语学院举行2021级研究生新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第 13 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 2021 年 10 月 22-24 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主办,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和《外国语言与文化》编辑部联合协办。会议主题为“英国文学中的城市与乡村”。
殷企平教授受邀在23日上午做大会发言“走向公共精神:伊格尔顿的趣味观”。殷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伊格尔顿把价值问题与趣味相提并论。若要领略“伊格尔顿体”的趣味,就须从它对于各种价值问题的甄别艺术入手。无论是进行高深的理论辨析,还是对于具体的作品解读,伊格尔顿都显示了不可多得的鉴别/赏力,而其中的诀窍可以归结为三个字:辩证法。还须强调的是,不从公共精神的角度切入,任何对伊格尔顿趣味观的认识就会大打折扣。这在他跟布尔迪厄的交集中可见一斑:他曾批评后者的信仰里缺了解放全人类的诉求。对伊格尔顿来说,这一诉求是趣味的最高体现。
欧荣教授主持了24日上午的大会发言,并在23日下午的分组研讨中宣读论文《“英国特性”的重构:20 世纪英国文化批评中的民族想象》 。欧教授在论文中指出,英国文化批评传统一度忽视文化观念的民族特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英属殖民地的相继独立和英联邦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亚非拉移民涌入英国本土, 也逐渐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与之相伴的是多元文化与民族意识的兴起,一些重要的文化观念──如关于“英国传统”(English tradition)、“英格兰特性” (Englishness)和“英国特性”(Britishness)的概念──成为英国学界反思和探究的热点。该文聚焦二战后英国当代文人之间有关“文学传统”与“英国特性” 的文化对话:何谓“English tradition”?这个传统是否需要重构?能否重构? “英格兰特性”/“英国特性”究竟是否存在?怎样构建一种体现平衡性、包容 性、多元化的“新英国特性”?这些问题反映了 20 世纪英国文化批评中的民族想象。
会议期间,殷企平教授作为英国文学分会副会长、欧荣教授作为分会常务理事还参加了英国文学分会的理事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