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院召开“宋韵文化的国际传播研究”课题结项论
- 学院开展“院长书记班会课”主题教育活动
- 学院2022级本科生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 学院举行2022级研究生新生开学第一课暨始业教育
- 我院学生深入浙江乡村,促非遗国际传播,展青春
- 学院召开新学期教职工大会学习贯彻省第十五次党
- 校领导陈永富一行走访调研我院开学工作
- 学院成功举办第一届宏学青年学者论坛
- 学院与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
- 学院举办第三届“文化话语研究”高级研修班
- 我院举办第十二届暑期外国文学讲习班
- 学院举办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云夏令营”
- 学院赴海亮教育集团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
- 我院“丝路课堂”项目荣获“杭州网络公益萤火奖
- 我院敦雅书社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最美阅读团队”
- 学院成功举办第七届宏学师生学术论坛
- 我院教工第一支部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批全国党建
- 我院教二支部获评校第四届“最强党支部”
- 学院举行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
- 我院日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今年暑期,外国语学院四十余名学生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为主题,聚焦“山海协作乡村振兴、非遗文化国际传播”的目标,由专业老师带队深入杭州、金华、台州等地乡村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走访当地非遗技艺传承人,调研浙江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和成效,基于杭州市文化国际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中心建设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语种数据库,创作非遗多语种短视频,为基层乡村非遗技艺设计文创周边产品,探索大学生传播非遗的无限可能。
争做文化摆渡人是每个外院人的初心和使命。在探寻四城八位非遗匠人的过程中,学生们把宝贵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装进了心里,在彰显浙江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标识的同时,将擦亮“诗画江南”省域品牌的责任也扛在肩上。我院各专业学生们通过特有的镜头视角记录非遗,并计划推出大学生非遗体验VLOG以及非遗传承人纪录片两个系列共计20个涵盖英语、日语、朝鲜语的短视频,并希望通过建立高校非遗体验VR场馆等,更好地向世界传播浙江风土人情和非遗文化。
“与世界连接,更好地服务社会,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学生们发现,团队的实践目标与华数集团“良工造物”的栏目理念不谋而合。在学院的支持下,实践团队与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由华数传媒的专业人员对团队成员进行摄影和剪辑培训;学生的实践成果也将收录到华数传媒的“良工造物”栏目。学院院长周敏教授肯定了团队师生立足专业、走出校园,以实际行动影响社会的行为。学院和华数集团也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为“推进校企合作,践行研学结合,造就应用人才”的目标共同努力。
“百Young非遗,浙里风采”。我院学子们通过参与暑期社会实践,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与磅礴力量。结合专业特色,成员们与非遗传承人、当地居民进行深入交流,在了解各地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增长非遗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传播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在践行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的过程中,我院学子们积极担当推动浙江非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使命,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为非遗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据悉,我院学生实践团队已经连续两年,走进浙江省内11个乡村开展相关社会实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一共制作17个短视频,其中视频作品《申屠飞东:非遗传人的“灯”彩人生》在首届“高教社杯”高等学校(本科)“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深澳百匠》系列视频被凤凰网转载,《今日浙江》也刊登作品相关文章;双语视频作为课程内容在四川省雷波县支教活动中展出,惠及四川乡村学子百余人;参与2021年“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云游千古深澳村,共鉴百年匠人情”线上主题夏令营。截止目前,团队活动目前已获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台州新闻、东阳日报、余杭文旅等多地新闻媒体报道,获得了热烈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