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译为什么失败
-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翻译教育和就业
- 打通翻译的最后一英里——搜商
- 《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课程设计与实施
- 时间、货币、机器——德意志浪漫文本的另一种“
- 量子哲学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
- 统制与谎言:战时日本媒体的法西斯化研究
- 培养国际传播中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创新实践
- 译诗之难和译诗之法
- Spectral Figures Flashing in the House of (B
- 韩国的文化与音乐
- 人工智能驱动韩国语教育研究现状
- 如何撰写资政报告
- “Taming of the Shrew”: How to Make the Cha
-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from an I
- “如画”何以“崇高”:也谈罗斯金审美趣味中的
- 安妮·普鲁“怀俄明三部曲”中反怀旧的哥特西部
- 哈姆莱特延宕内涵再审视
- 日汉翻译系统探析
- Navigating Advanced Academic Writing and Pub
时间:2024年11月27日14:00
地点: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在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潮流中,德意志文人在理论批评和文本实践两方面都留下了独特的遗产,这一遗产却饱含内部张力。在历史回顾的目光中,德意志浪漫主义充满矛盾:既有理想主义的初衷,又带有非理性倾向,在文学观念上是激进的,政治主张却走向了保守,他们既有对现实的洞察力,却又不断偏离现实秩序。本场讲座拟采用问题史的角度,从当下思考的紧迫议题出发,在时间、货币、机器等意象线索中重新解读德意志早中期浪漫主义文本。讲座将涉及克莱斯特(《论木偶戏》)、蒂克(《卢伦堡》)、霍夫曼(《斯居戴里小姐》)、沙米索(《施勒密尔的奇异故事》)等浪漫文本中的特殊现象,解读其背后的时代性问题:“时间混乱”(Anachronismus)、“魔鬼契约”(Teufelspakt)、“纯粹机器”,为理解浪漫主义和当下世界的关系提出基于文本实践的思考路径。
主讲人简介:
丁君君,女,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文学教研室主任,《德语人文研究》责编、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19世纪德语叙事文学、恶的美学、文体理论与实践研究。发表论文《消失的叙述者》、《真实感知与神秘经验》、《恶的美学工程》等二十余篇,翻译《孔雀岛》、《德米安》、《永远在希特勒的阴影下吗?》等多部文学、社科类作品,著有《德语文学简史》(与任卫东合著),参与多项国家社科研究项目,现主持教育部研究项目《19世纪德语叙事文学中的道德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