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督哨:不知不懂 不是借口
- 思想纵横:让文物活起来
-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
- 向全军发布开训动员令
- 以人民为中心是唯物史观的本质体现
- 以伟大抗疫精神推动民族复兴(新知新觉)
- 擘画中国发展新蓝图(思想纵横)
- 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要常抓不懈(思想纵横)
-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思想纵横)
- 人类在危机中真正认识自己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 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人民要论
-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人
- 在更高起点上坚定前行
- 人民日报评论员: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
- 我们都是“追梦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温
- 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 大家手笔:构建新发展格局须统筹发展和安全
- 有的放矢:积极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 对外开放迎来新变化新机遇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要利用好博物馆这个宝库,加强文物价值的挖掘阐释和传播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维系着民族精神,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博物馆作为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公共文化机构,承担着实证阐释历史、引导价值取向、培育审美情趣的重大责任。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不能仅仅停留在文物的呈现形式层面,还要深入到价值层面。我们在引导人们欣赏文物器型之美的同时,要把培育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文化观等放在突出位置,注意推介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时代价值。
让文物活起来,需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转”起来,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加大文物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智”起来,就是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动”起来,就是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让文物活起来,要守正创新、塑形铸魂。这就要求文物工作者做好研究工作、提升学术能力,深入挖掘文物本身的故事、文物所属历史阶段的故事,在活态展示与创意传播中准确阐释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观念。文物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文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才能准确提炼并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把文物承载的文化力量充分释放出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不竭精神动力。
让文物活起来,要让文物深深融入人们的生活。博物馆的展览展示、阐释传播要顺应时代潮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创新方式和方法,拓宽视野和渠道,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文化交流是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的重要方式。要充分发挥文物展览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性展陈活动和文化交流对话,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