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杭州师范大学欢迎您

  • 我院成功举办“新征程上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

  • (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英语言文化比较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

  • “英美文学书库”捐赠暨“外国文学与共同体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 “亚运国际播报团”高校征募首站启动仪式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会

  • 外国文学理论及其“历史化”学术研讨会

当前位置:首页   师资队伍   硕士生导师
汪宝荣 教授
发布日期:2021-05-14 14:30:41  发布者:李中华

lADPD4d8srn28ubNCwDNCEA_2112_2816

汪宝荣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汪宝荣,香港大学翻译学博士,2013年晋升教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学校“卓越人才”特聘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研究所所长,翻译方向学术型(MA)和专业型(MTI)硕士生导师(曾指导研究生成功考博并发表20余篇高质量论文)。曾赴世界名校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社会翻译学专委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及鉴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杭州市“十四五”哲学社科学科组专家,省翻译协会理事等。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含核心以上文章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在研杭州市哲社基地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曾多次获市局级科研成果奖。

二、学术背景与工作经历

(一)学术背景

2015-09—2016-09: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指导教师为罗鹏教授(Carlos Rojas)

2008-09—2012-11: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翻译学哲学博士(全日制)

2006-09—2008-08: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翻译学哲学硕士(全日制)

2001-09—2003-02:以优异成绩修完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方向)硕士课程(全日制)

1986—1990: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优秀毕业生)

(二)工作简历

2019.11至今: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研究所所长

2012—2019: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

1997—2006: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副教授

1990—1997: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讲师

三、代表性论著

[1]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2]中国文学译介传播模式社会学分析[J]. 上海翻译, 2019(2).(CSSCI)

[3] 社会翻译学学科结构与研究框架构建述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5).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4] George Kin Leu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 Xun’s A Q Zhengzhuan [J]. Archiv Orientální, 2017, 85(2).(A&HCI)

 [5] 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the Issue of Directionality in China [J]. Meta: Translators’ Journal, 2011, 56(4).(A&HCI)

[6] 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以绍兴著名景点为例[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1). (北大核心)

[7] 浅析区别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英译[J]. 中国翻译, 1997(4). (权威期刊)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MTI)

五、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文化译介与传播、社会翻译学、中国翻译史、文学翻译批评、文化翻译、视听(影视)翻译、实用翻译等。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翻译理论概要、影视翻译(AVT)理论与实践

七、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2015.06—2018.12:“翻译社会学视阈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万元

[2] 2014.06—2017.06:“翻译社会学视域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0万元

[3] 2012.06—2015.06:“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3万元

[4] 2021.07—2022.07:“杭州文化的英语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杭州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0.6万元

[5]2021.10—2023.12:广外翻译学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社会翻译学理论建构与应用研究”,2万元

八、主要获奖

2017年:专著《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获浙江省外文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理论研究类一等奖。

2009年:论文《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以绍兴著名景点为例》,获绍兴市第12届(2005-2006)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1年:论文《浅析区别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英译》,获绍兴市1997-19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1、2004年:连续两次获学校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九、出版著/译作

[1]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2]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3] Campus Culture at Shaoxing Lu Xun High School(英译),黄中海(著),《留住鲁迅:绍兴鲁迅中学校园文化巡礼》,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 The Fascinations around the River(英译),《环城河风采》,绍兴市水利局主办出版,2002

十、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o Reach an Audience in China: Lin Yijin and Lu Xun's Stories in English(林疑今英译鲁迅小说研究)[A]. In Zhao J. et al. (ed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C].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22.  

[2]Translat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Other: Yan Lianke’s Shouhuo in English Translation(罗鹏英译阎连科《受活》研究)[A]. In R. Morrato & H. Choy (ed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Yan Lianke[C]. London & NY: Routledge, 2022.

[3]余华作品在美国[N].文艺报, 2022-02-25.(中央级)

[4]余华《第七天》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J]. 汉学研究,2021(2). (CSSCI)

[5]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以西方商业出版社为中心.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2).(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6]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者惯习比较探析.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1).(CSSCI)

[7] 《一代宗师》武术术语字幕英译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1).

[8] 同一译介传播模式下的译作传播影响力差异社会学分析——以《红高粱家族》《酒国》为例. 外国语文, 2019(5).(北大核心)

[9] 西方社会翻译学核心研究领域: 述评及启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6).(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10] 王伊同英译《洛阳伽蓝记》地名之策略. 中国文化研究, 2018(2).(北大核心)

[11] 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地名描述性研究. 翻译季刊, 2017(85).(香港权威期刊)

[12] 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浮生六记》林译本文化翻译策略新解. 外语学刊, 2017(6).(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13]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英译策略——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 山东外语教学, 2017(2).(北大核心)

[14] 语用预设翻译描述性研究——《阿Q正传》杨译本个案分析. 翻译季刊, 2016(82).(香港权威期刊)

[15] 阎连科小说《受活》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 南方文坛, 2016(5).(CSSCI)

[16] 让“文化他者”发声:西方文学方言翻译研究述评. 编译论丛, 2016(2).(台湾核心)

[17] 《兄弟》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基于全套英文书评的考察. 外国语文, 2015(4).(北大核心)

[18]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生产过程社会学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12).

[19] 资本与行动者网络的运作: 《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生产及传播之社会学探析. 编译论丛, 2014(2).(台湾核心)

[20] An Interview with Julia Lovell: Translating Lu Xun’s Complete Fiction. Translation Review , 2014(89).(A&HCI)

硕士生导师

汪宝荣 教授

李中华 · 2021-05-14

lADPD4d8srn28ubNCwDNCEA_2112_2816

汪宝荣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汪宝荣,香港大学翻译学博士,2013年晋升教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学校“卓越人才”特聘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研究所所长,翻译方向学术型(MA)和专业型(MTI)硕士生导师(曾指导研究生成功考博并发表20余篇高质量论文)。曾赴世界名校英国伦敦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主要学术兼职包括: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社会翻译学专委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及鉴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杭州市“十四五”哲学社科学科组专家,省翻译协会理事等。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含核心以上文章4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项,主持在研杭州市哲社基地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曾多次获市局级科研成果奖。

二、学术背景与工作经历

(一)学术背景

2015-09—2016-09: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美国杜克大学东亚系访问学者,指导教师为罗鹏教授(Carlos Rojas)

2008-09—2012-11: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翻译学哲学博士(全日制)

2006-09—2008-08:香港大学中文学院翻译学哲学硕士(全日制)

2001-09—2003-02:以优异成绩修完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翻译学方向)硕士课程(全日制)

1986—1990:浙江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优秀毕业生)

(二)工作简历

2019.11至今: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翻译研究所所长

2012—2019: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教授,翻译研究所所长

1997—2006: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副教授

1990—1997: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讲师

三、代表性论著

[1]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2]中国文学译介传播模式社会学分析[J]. 上海翻译, 2019(2).(CSSCI)

[3] 社会翻译学学科结构与研究框架构建述评[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5). (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4] George Kin Leung’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 Xun’s A Q Zhengzhuan [J]. Archiv Orientální, 2017, 85(2).(A&HCI)

 [5] Translation Practices and the Issue of Directionality in China [J]. Meta: Translators’ Journal, 2011, 56(4).(A&HCI)

[6] 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以绍兴著名景点为例[J]. 中国科技翻译 2005(1). (北大核心)

[7] 浅析区别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英译[J]. 中国翻译, 1997(4). (权威期刊)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MTI)

五、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文学文化译介与传播、社会翻译学、中国翻译史、文学翻译批评、文化翻译、视听(影视)翻译、实用翻译等。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翻译理论概要、影视翻译(AVT)理论与实践

七、近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2015.06—2018.12:“翻译社会学视阈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万元

[2] 2014.06—2017.06:“翻译社会学视域下中国现当代小说译介模式及其运作机制研究”,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0万元

[3] 2012.06—2015.06:“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浙江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3万元

[4] 2021.07—2022.07:“杭州文化的英语文献整理、翻译与研究”,杭州市哲学社科规划课题,0.6万元

[5]2021.10—2023.12:广外翻译学研究中心招标项目“社会翻译学理论建构与应用研究”,2万元

八、主要获奖

2017年:专著《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获浙江省外文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理论研究类一等奖。

2009年:论文《旅游文化的英译:归化与异化——以绍兴著名景点为例》,获绍兴市第12届(2005-2006)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1年:论文《浅析区别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英译》,获绍兴市1997-199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001、2004年:连续两次获学校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九、出版著/译作

[1]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模式研究:以英译现当代小说为中心[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2. (“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

[2]异域的体验——鲁迅小说中绍兴地域文化英译传播研究[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3] Campus Culture at Shaoxing Lu Xun High School(英译),黄中海(著),《留住鲁迅:绍兴鲁迅中学校园文化巡礼》,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 The Fascinations around the River(英译),《环城河风采》,绍兴市水利局主办出版,2002

十、近年来发表的主要论文

[1]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o Reach an Audience in China: Lin Yijin and Lu Xun's Stories in English(林疑今英译鲁迅小说研究)[A]. In Zhao J. et al. (eds.),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World[C].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22.  

[2]Translat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Other: Yan Lianke’s Shouhuo in English Translation(罗鹏英译阎连科《受活》研究)[A]. In R. Morrato & H. Choy (eds.),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Yan Lianke[C]. London & NY: Routledge, 2022.

[3]余华作品在美国[N].文艺报, 2022-02-25.(中央级)

[4]余华《第七天》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与接受[J]. 汉学研究,2021(2). (CSSCI)

[5] 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行动者网络模式——以西方商业出版社为中心.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2).(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6] 杨宪益、戴乃迭的译者惯习比较探析.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20(1).(CSSCI)

[7] 《一代宗师》武术术语字幕英译研究.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1).

[8] 同一译介传播模式下的译作传播影响力差异社会学分析——以《红高粱家族》《酒国》为例. 外国语文, 2019(5).(北大核心)

[9] 西方社会翻译学核心研究领域: 述评及启示.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6).(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10] 王伊同英译《洛阳伽蓝记》地名之策略. 中国文化研究, 2018(2).(北大核心)

[11] 林语堂翻译《浮生六记》地名描述性研究. 翻译季刊, 2017(85).(香港权威期刊)

[12] 寻求文化荣耀的译者姿态——《浮生六记》林译本文化翻译策略新解. 外语学刊, 2017(6).(北大核心+CSSCI扩展版)

[13] 余华小说《兄弟》中的文化专有词英译策略——基于数据统计和实例分析的考察. 山东外语教学, 2017(2).(北大核心)

[14] 语用预设翻译描述性研究——《阿Q正传》杨译本个案分析. 翻译季刊, 2016(82).(香港权威期刊)

[15] 阎连科小说《受活》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 南方文坛, 2016(5).(CSSCI)

[16] 让“文化他者”发声:西方文学方言翻译研究述评. 编译论丛, 2016(2).(台湾核心)

[17] 《兄弟》英译本在英语世界的评价与接受——基于全套英文书评的考察. 外国语文, 2015(4).(北大核心)

[18] 葛浩文英译《红高粱》生产过程社会学分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12).

[19] 资本与行动者网络的运作: 《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生产及传播之社会学探析. 编译论丛, 2014(2).(台湾核心)

[20] An Interview with Julia Lovell: Translating Lu Xun’s Complete Fiction. Translation Review , 2014(89).(A&H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