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读日本战后文学——以安部公房为例
- 文学研究中的史料——樽本照雄的范例和AI的效用
- 岛屿研究的多维视角:从加勒比群岛出发
- 新文科背景下国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与论证
- 研究问题的可靠性与时代性
- 第三波:全球南方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约塞连何以一直活着?
- SSCI期刊论文跨学科研究选题的艺术与策略
- 立场与立场表达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
- 川端康成的战争体验与文学创作
- 翻译为什么失败
-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翻译教育和就业
- 打通翻译的最后一英里——搜商
- 《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课程设计与实施
- 时间、货币、机器——德意志浪漫文本的另一种“
- 量子哲学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
- 统制与谎言:战时日本媒体的法西斯化研究
- 培养国际传播中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创新实践
- Spectral Figures Flashing in the House of (B
- 韩国的文化与音乐
时间:2024年11月15日15:30
地点: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1. 诗歌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2. 诗歌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3. 诗歌翻译的评价维度
主讲人简介:
郑体武,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主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院长。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外语组成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等职,现任世界俄语联盟主席团成员。著有《俄罗斯诗歌通史》等专著5部,《高尔基与尼采》等论文50余篇,《俄国现代派诗选》等译著10余部,主编《俄罗斯文学简史》和教材多种。因在译介和研究俄罗斯文学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先后获得俄罗斯文化部授予的普希金纪念奖章(1999)以及俄罗斯作家协会和莫斯科作家协会授予的莱蒙托夫奖章(2014),因在俄语教学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荣获国际俄罗斯语言文学教师联合会颁发的普希金奖章(2008)、俄中友好协会授予的俄中友谊奖章和奖状(2011)等多项荣誉。2023年荣获第二届“译文双年选”奖并获国家级荣誉,2024年荣获中国翻译协会表彰的“资深翻译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