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国际传播中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创新实践
- 译诗之难和译诗之法
- Spectral Figures Flashing in the House of (B
- 韩国的文化与音乐
- 人工智能驱动韩国语教育研究现状
- 如何撰写资政报告
- “Taming of the Shrew”: How to Make the Cha
- The Semantics-Pragmatics Interface from an I
- “如画”何以“崇高”:也谈罗斯金审美趣味中的
- 安妮·普鲁“怀俄明三部曲”中反怀旧的哥特西部
- 哈姆莱特延宕内涵再审视
- 日汉翻译系统探析
- Navigating Advanced Academic Writing and Pub
- AI对文学的赋能与挑战
- 《美国牧歌》中双重记忆的罅隙与身份错位——兼
- Thomson's Palemon and Lavinia, Iconic Narrat
-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xplicit a
- 福柯与控制论:系统、控制和治理
- 研究体系与学术创新
- A Study of the Caribbean Think Tanks
时间:2024年11月20日14:00
地点: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战时,日本推行“总力战”的战时体制,试图强化所有社会资源对战争的服务功能,它具有广泛性和强制性。包括报纸在内的传播媒介因其强大的宣传和教化功能被纳入到战时体制之中,演变为巩固统治阶级话语权的宣传工具,最终走上了法西斯化的发展道路。日本报界的法西斯化是报界对战时统治阶级政策诉求的主动回应,也是报界参与战争宣传的外在表现,其推行主体包括政府、受众和报界自身,但报界自身是起决定作用的内力。
主讲人简介:
孙继强,苏州大学特聘教授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江苏省紫金文化英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国别研究(日本研究)、中日关系研究、日本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大招标项目1项、年度项目1项(优秀等级结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2部;撰写咨询报告并被国家高端智库采用6篇;在《新闻与传播研究》、《世界历史》、《日本学刊》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江苏省、南京市等科研、教学成果奖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