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杭州师范大学欢迎您

  • 我院成功举办“新征程上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

  • “英美文学书库”捐赠暨“外国文学与共同体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会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要闻
“第四届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分会场交流(II)
发布日期:2018-11-20 15:11:03  发布者:楼芸

20181117日上午,“第四届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比较视野下的跨媒介实践与理论”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100110151016会议室举行。

5小组的主题为“小说中的媒介间性”。本场研讨由来自南加州圣克鲁斯大学的Ana Domingos主持。瑞典林奈大学的Anna Gutowska探讨了葛拉汉梅-史密斯(Seth Grahame-Smith)的混搭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及其在好莱坞电影改编中的跨小说策略。Ana Domingos探讨了“当代巴西文学中的跨媒介”的相关研究。她在展示中借用了Clüver Elleström 的理论,对当代巴西文学形成的语料库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以描述“媒体化社会”是如何出现的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华南师范大学的凌逾教授作了题为“Possible Worlds Narrative in the Cyber Time”的报告。她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传统的“文本-世界-故事”叙事手法被解构为“许多文本-许多世界-许多故事”。她还强调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的结合创造了异托派、第三空间叙事,并在很多故事中进行了转喻和互动叙事的试验。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的吴优探讨了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的跨媒介特征,指出小说由59个章节,15个不同人物,及不同的“音调”和“声音”组成,因而富有层次分明的音乐性。

第6小组的主题为“戏剧中的媒介”,由土耳其多库兹大学的Feryal Çubukçu学者主持。多伦多大学的Antje Budde用回溯的方法介绍了自己在2016年至2018年间举办的多个表演项目,提出一些实验工作的指导原则,如激进缓慢、深入学习、团结和混合形式的劳动分工等。大连海事大学的陈文铁教授以评剧为例论述了舞台戏剧叙事话语中的身体运动的重要性,用肢体语言暗示话语这个观点引发了学者们的激烈讨论。Feryal Çubukçu教授细致介绍了parrhesia作为一种说话方式的六个特征——直白、自我参照、真相、冒险、批评和责任, 并且展示和对比韩国和美国的戏剧人物。中山大学的Maxime Philippe通过Antonin Artaud的作品论述了人体艺术考古学,对比分析得出Artaud通过一个附加在巴别利神话之上的仪式,将编舞与语言的表达联系起来,重新定义人体。最后北京科技大学的王晶学者从Martin McDonaghThe Cripple of Inishmaan论述戏剧与电影转换的跨媒体互文性。

7小组研讨由齐鲁工业大学谭小翠老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楼芸、郑州大学毛继红、谭小翠、天津大学魏琳以及南通大学张远帆围绕“艺格符换诗与诗学”主题展开交流讨论。楼芸以《雪中猎人》为例,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运用,分析了威廉姆斯如何在布鲁盖尔的绘画与自己的诗歌之间建立对话。毛继红同样以《雪中猎人》《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作为蓝本,提出从互文性的角度看,艺术画与跨艺术诗这两种独特的艺术相互影响。谭小翠通过庞德的引文及其《孔子》中人物的翻译来分析庞德对“知人”的解读,指出看似微不足道的汉字“知人”开启了庞德对人文主义意识形态和深层文化的真正探索。张远帆从莎士比亚早期的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出发,从诗与视觉艺术的疏离、转换与融合,揭示了莎士比亚诗学的迂回话语,为莎士比亚诗歌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8小组的主题为“音乐和电影媒介”,研讨由雷丁大学的Tamara Courage主持。西安工程大学的巴微教授指出仓央嘉措的诗歌是藏族民歌与文人诗歌相结合的典范。仓央嘉措诗歌的形成、衍生和传播离不开音乐元素的参与,在21世纪的传播中也呈现了突出的跨媒介特征。Tamara Courage以郭小橹的作品《中国女孩》为例,说明郭小橹经常通过移民的次等女性的主题来探索人物身份。她通过自己的移民经历在作品中体现了一种“全球化”的主题,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了跨媒介形式。瑞典林奈大学的Jørgen Bruhn与挪威科技大学的Anne Gjelsvik在合作研究“Crosscultural Mediations of the Anthropocene: Dante’s Divine Comedy and Zhao Liang’s Behemoth (2016)”中提出:《悲兮魔兽》(Behemoth)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它是通过对但丁的中世纪诗歌《神曲》的特殊改编来实现的。浙江师范大学的任远认为,皮尔·帕索里尼(Pier Pasolini)的《坎特伯雷故事》(I Racconti di Canterbury, 1972)是对乔叟原著最著名的改编之作,该影片中对道德的追求通过“狂欢节”式的手法得以强化,它严肃地反思了人性的黑暗和唯我主义的危险。最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叶晓娴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与电影片段,来说明爱森斯坦(Eisenstein)在电影中表现的色彩的象征意义;电影色彩中的舞蹈和音乐形成了一种复调结构,可以看作是跨感官、跨媒介的电影创作的实验范式。

第9小组的主题为“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主持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惠海峰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的马志丹论述了电影《索尔之子》中索尔的生存选择:反抗与救赎,当人们陷入一种荒谬的境地时,他们需要用限制和强化他们的信仰来拯救自己。山东大学的黄秀国对比研究了《牡丹亭》(汤显祖)与《恋爱中的牡丹》(Lisa See)。她认为,尽管这两本书之间有明显的互文性,但通过细读,就会发现由独特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文本的差异。华中师大的越南学者Nguyen Anh Dan追溯过往,详细论述了1986年后越南田园小说的伦理选择。小说通过描写各种冲突矛盾:家庭与宗族、战争的善与恶、传统与现代,越南作家的保守与进步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盛钰从菲利普·惠伦的禅宗诗以及缘起教条(Pratītya-Samutpāda)论述美国当代诗歌。澳门大学的王木易从理想预言、纪录片否决、社会接纳三个角度探究《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中的反霸权结构。江苏师范大学的张洁分析了电影《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中男性性别关系的转变:从创伤与愤怒的对立关系,到悲剧与反思中的缓和关系,以及最终获得理解与信任的和谐关系。惠海峰博士运用叙事理论和文体学,比较分析国内图书市场内的《鲁滨逊漂流记》与中小学课程版本的异同,探究文学传统与教育观念的演变。

研讨结束之际,各位学者仍沉浸在热烈的学术氛围,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学者们各有侧重,分享交流,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与思想盛宴,让大家领略到了跨媒介研究的无限魅力。分组研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



学院要闻

“第四届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分会场交流(II)

郑航航 · 2018-11-20

20181117日上午,“第四届跨媒介研究国际研讨会:比较视野下的跨媒介实践与理论”在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100110151016会议室举行。

5小组的主题为“小说中的媒介间性”。本场研讨由来自南加州圣克鲁斯大学的Ana Domingos主持。瑞典林奈大学的Anna Gutowska探讨了葛拉汉梅-史密斯(Seth Grahame-Smith)的混搭小说《傲慢与偏见与僵尸》及其在好莱坞电影改编中的跨小说策略。Ana Domingos探讨了“当代巴西文学中的跨媒介”的相关研究。她在展示中借用了Clüver Elleström 的理论,对当代巴西文学形成的语料库进行了广泛的分析,以描述“媒体化社会”是如何出现的及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华南师范大学的凌逾教授作了题为“Possible Worlds Narrative in the Cyber Time”的报告。她指出,在后现代语境下,传统的“文本-世界-故事”叙事手法被解构为“许多文本-许多世界-许多故事”。她还强调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超验主义的结合创造了异托派、第三空间叙事,并在很多故事中进行了转喻和互动叙事的试验。北海道大学(Hokkaido University)的吴优探讨了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的跨媒介特征,指出小说由59个章节,15个不同人物,及不同的“音调”和“声音”组成,因而富有层次分明的音乐性。

第6小组的主题为“戏剧中的媒介”,由土耳其多库兹大学的Feryal Çubukçu学者主持。多伦多大学的Antje Budde用回溯的方法介绍了自己在2016年至2018年间举办的多个表演项目,提出一些实验工作的指导原则,如激进缓慢、深入学习、团结和混合形式的劳动分工等。大连海事大学的陈文铁教授以评剧为例论述了舞台戏剧叙事话语中的身体运动的重要性,用肢体语言暗示话语这个观点引发了学者们的激烈讨论。Feryal Çubukçu教授细致介绍了parrhesia作为一种说话方式的六个特征——直白、自我参照、真相、冒险、批评和责任, 并且展示和对比韩国和美国的戏剧人物。中山大学的Maxime Philippe通过Antonin Artaud的作品论述了人体艺术考古学,对比分析得出Artaud通过一个附加在巴别利神话之上的仪式,将编舞与语言的表达联系起来,重新定义人体。最后北京科技大学的王晶学者从Martin McDonaghThe Cripple of Inishmaan论述戏剧与电影转换的跨媒体互文性。

7小组研讨由齐鲁工业大学谭小翠老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楼芸、郑州大学毛继红、谭小翠、天津大学魏琳以及南通大学张远帆围绕“艺格符换诗与诗学”主题展开交流讨论。楼芸以《雪中猎人》为例,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运用,分析了威廉姆斯如何在布鲁盖尔的绘画与自己的诗歌之间建立对话。毛继红同样以《雪中猎人》《伊卡洛斯坠落的风景》作为蓝本,提出从互文性的角度看,艺术画与跨艺术诗这两种独特的艺术相互影响。谭小翠通过庞德的引文及其《孔子》中人物的翻译来分析庞德对“知人”的解读,指出看似微不足道的汉字“知人”开启了庞德对人文主义意识形态和深层文化的真正探索。张远帆从莎士比亚早期的长篇叙事诗《维纳斯与阿多尼斯》出发,从诗与视觉艺术的疏离、转换与融合,揭示了莎士比亚诗学的迂回话语,为莎士比亚诗歌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视角。

8小组的主题为“音乐和电影媒介”,研讨由雷丁大学的Tamara Courage主持。西安工程大学的巴微教授指出仓央嘉措的诗歌是藏族民歌与文人诗歌相结合的典范。仓央嘉措诗歌的形成、衍生和传播离不开音乐元素的参与,在21世纪的传播中也呈现了突出的跨媒介特征。Tamara Courage以郭小橹的作品《中国女孩》为例,说明郭小橹经常通过移民的次等女性的主题来探索人物身份。她通过自己的移民经历在作品中体现了一种“全球化”的主题,同时在自己的作品中尝试了跨媒介形式。瑞典林奈大学的Jørgen Bruhn与挪威科技大学的Anne Gjelsvik在合作研究“Crosscultural Mediations of the Anthropocene: Dante’s Divine Comedy and Zhao Liang’s Behemoth (2016)”中提出:《悲兮魔兽》(Behemoth)这部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它是通过对但丁的中世纪诗歌《神曲》的特殊改编来实现的。浙江师范大学的任远认为,皮尔·帕索里尼(Pier Pasolini)的《坎特伯雷故事》(I Racconti di Canterbury, 1972)是对乔叟原著最著名的改编之作,该影片中对道德的追求通过“狂欢节”式的手法得以强化,它严肃地反思了人性的黑暗和唯我主义的危险。最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叶晓娴通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图片与电影片段,来说明爱森斯坦(Eisenstein)在电影中表现的色彩的象征意义;电影色彩中的舞蹈和音乐形成了一种复调结构,可以看作是跨感官、跨媒介的电影创作的实验范式。

第9小组的主题为“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主持人是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惠海峰博士。江苏师范大学的马志丹论述了电影《索尔之子》中索尔的生存选择:反抗与救赎,当人们陷入一种荒谬的境地时,他们需要用限制和强化他们的信仰来拯救自己。山东大学的黄秀国对比研究了《牡丹亭》(汤显祖)与《恋爱中的牡丹》(Lisa See)。她认为,尽管这两本书之间有明显的互文性,但通过细读,就会发现由独特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文本的差异。华中师大的越南学者Nguyen Anh Dan追溯过往,详细论述了1986年后越南田园小说的伦理选择。小说通过描写各种冲突矛盾:家庭与宗族、战争的善与恶、传统与现代,越南作家的保守与进步等,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盛钰从菲利普·惠伦的禅宗诗以及缘起教条(Pratītya-Samutpāda)论述美国当代诗歌。澳门大学的王木易从理想预言、纪录片否决、社会接纳三个角度探究《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中的反霸权结构。江苏师范大学的张洁分析了电影《三块广告牌》(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中男性性别关系的转变:从创伤与愤怒的对立关系,到悲剧与反思中的缓和关系,以及最终获得理解与信任的和谐关系。惠海峰博士运用叙事理论和文体学,比较分析国内图书市场内的《鲁滨逊漂流记》与中小学课程版本的异同,探究文学传统与教育观念的演变。

研讨结束之际,各位学者仍沉浸在热烈的学术氛围,畅所欲言、积极交流。学者们各有侧重,分享交流,为大家呈现了一场精彩的学术与思想盛宴,让大家领略到了跨媒介研究的无限魅力。分组研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