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成功举办“语言数据与理论研讨会”
- 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来学院讲学
- 杭州文化国际传播与话语策略研究中心出版《亚运
- 外院学子担任亚运火炬手
- 学院党委入选第三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
- 学院举办第二届宏学青年学者论坛
- 我院召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文论核心概
- 学院举办第二届新文科背景下日本文学教学与研究
- 华东师范大学汪燕老师来我院讲学
- 学院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调研交流
- 我院举办新文科背景下朝鲜(韩国)语专业跨文化
- 我院学子在“珠峰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韩国语短
- 我院新增全球传播、国别与区域研究二级学科硕士
- Ma&Morley HZNU奖学金项目青年学者来访
- 学院党委开展主题教育“循迹溯源”现场研学活动
- 河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来院调研交流
- 学院成功举办第八届宏学师生学术论坛
-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肖瑞峰教授来我院讲学
-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张英美教授来我院讲学
- 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Vladimir Biti教授来
12月18日,我院主办的“新征程上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在线上顺利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工程大学、河南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350多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高峰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校长尚永丰院士致辞。尚校长表达了对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的诚挚谢意,肯定了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取得的可喜成绩,对外国语学院的发展也寄予了厚望。尚校长指出,外国语学院展现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学风院风,而且活力充沛,凝聚力强,为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尚校长希望,外语学院能以此次高峰论坛为契机,积极向各位专家学习请教,同时充分利用好杭州市委、市政府和学校的各种支持,努力谋求外语学科的更大发展。
高峰论坛共设六场主旨报告,上午、下午各三场。
第一场主旨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袁筱一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琦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学科化后的区域国别学建设的几点思考》的报告。宁教授围绕学科化后的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属性、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等角度,探讨了基于中国立场的区域国别学的目标定位、学科建设路径、人才培养模式和跨学科教学科研资源组织,为推动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化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研究员在题为《关于外语教育与国别区域知识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中强调,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和研究要重视包括语言能力和田野能力在内的扎实基本功。他指出,讨论区域国别学的目的在于更好推动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和知识体系建设,建议慎提区域国别学乃“大国之学”的说法,不走欧美区域国别研究历史上“殖民之学”“帝国之学”和“对敌之学”的老路。他还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办学实践为例,探讨了区域国别学学科化给外语学科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张蕴岭研究员作了题为《对区域国别学理论构建的思考》的报告。张研究员分析了具备专门知识和交叉知识的外语人才对于区域国别学建设的重要性,提出有必要充分发挥语言作为知识载体的功能,并着重强调了构建中国自身的理论体系对于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第二场主旨报告由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秘书长、中山大学陈杰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研究员在题为《内外的界线:美国“区域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兴起》的报告中,首先以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例指出,大国的兴衰与外语能力的强弱往往处在同步状态,强调了区域国别学学科对于国家战略的重要性。基于丰富的史料和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他着重分析了美国的“区域研究”与“比较文学”的兴起与地缘政治、美国历史、中美关系等之间的密切关联。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王逸舟教授在题为《区域国别研究如何成为一门学科?》的报告中,总结了国内高校区域国别研究的两种路径,即人文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优势与不足,表达了对区域国别学的嫁接初衷与共识缺失等方面的忧思,强调了建立严格意义上的区域国别学学科核心概念和共同知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彭青龙教授在题为《区域国别学的现实需求与理论来源》的报告中指出,为了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必要在区域国别学中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学习和借鉴西方的先进成果;继而分析了区域国别学的三大现实需求和三大理论来源,阐释了区域国别学人才应具备的三大能力和三大素养。
第三场主旨报告由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主任陈靓教授主持。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工作)王启龙教授作了题为《外语学科对区域国别学的历史贡献和现代转型》的报告。王教授首先精要总结了外语学科在服务国家内政外交需要等方面的卓越贡献,强调外语学科是区域国别学的先导,为区域国别学奠定了重要基础。他指出,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化也将促使外语学科的转型,转型中外语学科只有坚定不移地守正创新,批判性地洋为中用,方能取得成功。中国前驻韩国大使邱国洪先生作了题为《经略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东北亚格局,从容应对美国全方位战略遏制打压》的报告。邱大使从资深外交官的经验出发,基于东北亚三国与中国、美国关系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翔实的案例和数据,阐明了和平稳定、合作共赢的东北亚格局在中国外交大局和世界和平中的关键地位。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院长施旭教授作了题为《文化话语视角下中美俄国家安全观研究》的报告。他从文化话语角度切入,结合中国、美国、俄罗斯的历史传统、政治立场和外交理念等,以俄乌冲突为例,分析了2014年以来三个国家安全观的构建路径及其成因以及不同的安全观对于国际关系、全球化的影响。
下午开始的第四场主旨报告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梁茂成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以《外语学科的国别区域研究:人文学视角及其意义》为题,分别从外语学科区域国别研究的人文学视角、问题意识、人文知识体系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他首先对区域国别研究的概念进行了阐释,随后介绍了从人文学和比较文学角度开展研究的可能范围,最后指出外语学科要发挥外语优势,从人文学视角出发,聚焦于对象国基础性的人文知识体系,从中发掘深层次问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贾文键教授以《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学——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为题,以对德语专业的培养要求为例,强调区域国别研究要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然后针对“怎么做”,提出了以语言为底色、问题为主色、交叉为特色、团队是亮色、家国是本色、桥梁是角色的实践路径。上海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主任江时学教授以《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体系建设思考》为题,对“学科建设”进行了定义,详细解释了学科建设中学术积淀、学理、学者、学生、学术出版物、学刊、学位点、学会、学风和学术评价体系十大要素。他还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成果发表难等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第五场主旨报告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主持。河南大学副校长孙君健教授以《知识的组织与融通:区域国别学构建的基本路径》为题,从知识的学科化原理出发,阐述了区域国别研究学科的创立到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他提出,区域国别研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更需要知识的融通,随后介绍了知识分类结构的模型,举例说明了网状和宝塔形知识结构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他强调本领域学者应当拓展知识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执行院长杨成教授以《田野育人:区域国别人才创新培养的上外路径》为题,分享了上外的特色培养途径。他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化路径入手,指出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区域国别学应确立“多语种”和时间、空间、人(分别以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为基础)三位一体的方法论,达到人才培养的“跨”“通”“融”。最后他结合近期赴哈萨克斯坦田野调查的例子,再次强调“田野育人”的重要性。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教授以《新征程上区域国别学的守正创新》为题,强调区域国别学是推动中外区域国别合作的学问,指出区域国别学应该服务本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各类企业与民众以及所在高校的发展需求。他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的实践为例,介绍了区域国别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中非发展合作的经验。
第六场主旨报告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教授以《新征程、新方向、新动力:四川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分析了我国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新方向,指出了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之间的紧密关系,并介绍了川外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积淀与当前特色,分享了近年来川外发展区域国别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展望了未来区域国别学科化后的发展路径。信息工程大学外语学科专家组组长钟智翔教授以《符合学科建设规范的区域国别学学科体系建设问题》为题,区分了作为高等教育的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与作为知识分类的区域国别研究学科之间的差异,指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一系列符合学科内涵要求的问题,强调要大力倡导基于本土语言和其他外语的实地田野调查以及在田野调查基础上的区域国别研究。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党委书记罗林教授以《基于田野调查实践的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题,分享了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新成的一封回信,指出区域国别学人才的成长过程需要付出很多,需要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以此为基础,罗教授指出了田野调查在区域国别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丰富的实证材料,介绍了田野调查服务国别区域研究的多种开展方式。
论坛闭幕式由外国语学院潘春雷书记主持。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殷企平教授致闭幕词。殷教授在对发言专家的报告简要总结后指出,本次高峰论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背景下召开,专家们高屋建瓴的发言使得本次会议成为我国区域国别研究踏上区域国别学学建设新征程过程中一次意义非凡的会议,必将对我国区域国别学建设和我校外语学科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