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张英美教授来我院讲学
- 首届“媒体话语研究”圆桌论坛成功举办
- 学院赴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调研学习
- 学院赴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调研学习
- 大连外国语大学常俊跃副校长来我院讲学
-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王杰教授来我院讲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文教授来我院讲学
- 加拿大网络电视台孙博总编辑来我院讲学
- 北京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来院调研交流
- 武汉大学罗国祥教授来我院讲学
- 浙江师范大学徐微洁教授来我院讲学
- 学院举办“解读新课标,践行新理念”基础外语教
- 学院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
- 学院成功举办“新征程上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田俊武教授为我院师生作线上讲
- 我院研究生参加第四届联合国世界数据论坛志愿活
- 跨艺术诗学研讨会暨《语词博物馆》出版座谈会顺
- 复旦大学Sandro Jung教授和Russell Palmer副教
- 学院赴宋城走访交流
- 上海大学曾桂娥教授来我院讲学
近日,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文学与戏剧研究分部主席、维也纳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院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Vladimir Biti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Plotting Contingency: Kafka and Coetzee的讲座。讲座由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所长何畅教授主持。
Vladimir Biti教授从历史、政治和作者个人角度分析了弗兰兹·卡夫卡和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两位伟大作家作品中的共性。卡夫卡活跃于20世纪的初始时期,而库切的作品则在20世纪的落幕阶段走向繁荣,两人似乎没有重合之处,但从历史背景分析,两人都经历了帝国的转变,并见证了国家内、外部政府治理方式的重组。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库切则经历了荷属英属南非社会的解体,两者都不得不面对历史潮流下社会解体带来的个人身份焦虑。从个人生活分析,两者虽然都寻求个人身份的认同,却同样选择从疏离中寻求归属。讲座探讨了这种重构以何种特殊的方式导致了小说主体之间权力关系的重新分配。
Vladimir Biti教授对师生提出的问题作了耐心细致、富于启发性的解答。本次讲座拓宽了学院师生的文学研究视野,有助于推进学院的文学学科建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