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 杭州师范大学欢迎您

  • 我院成功举办“新征程上的区域国别研究高峰论坛”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加勒比文学史研究”开题论证会

  • “英美文学书库”捐赠暨“外国文学与共同体研究中心”启动仪式

  •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新书发布会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要闻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双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专家对谈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19-11-20 16:10:25  发布者:张琰

    11月16日下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双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专家对谈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办。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阮炜与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以及众多高校学者出席对谈会。二位专家与与会学者就“英语专业与人文教育”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阮炜教授首先指出,这次对谈有两个大背景:第一是人工智能的兴起,造成了一般英语人才需求的下降;第二是汉语国际地位的上升,同样造成了英语需求减少的趋势。因此,国内高校大量英语专业的存在必要性引发了众所周知的争论,而这一争论与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思想有关。阮教授认为,首先需要厘清 “人文教育”和“英语专业”的概念问题。在他看来,这些概念的使用存在着一些混乱。目前国内高校所说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什么都能往里装”的教育理想;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博雅通识教育。这一并不清晰的理想在实践中的确有些眼高手低、差强人意,从而引发了“浪费资源”的批评;但另一方面, “英语专业”的概念更成问题。阮炜教授指出,国内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上仅仅停留在语言训练层面上。“英语专业”与“英文专业”的一字之差,表现出对专业理解的深浅。最后,阮炜教授还联系此次比较文学双年会的“科技-人文-艺术”主题,畅想未来“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他预见,尽管AI等高科技的出现,将取代一部分普通的英语工作岗位,但新的职业也会孕育而生,如翻译软件训练师。他相信,在未来的英语专业人才身上,必将体现语言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充分结合。

    殷企平教授就以上两个主要问题,与阮炜教授展开了“和而不同”的对话。关于阮教授提到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不容易实现的教育理想,殷教授表示认同,但他认为,越是艰难,就越应该努力向理想挺进。针对“人文教育”的概念模糊不清这一问题,他指出,“教育”本身也存在争议。殷企平教授认为,教育绝非狭隘的专业训练,它实际上指的是,学生在达到专业培养要求之后,教师将教学工作放置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为学生打开周边学科的窗口。其次,在此次对话交流中,殷教授带领与会学者不断追溯历史,从马克思提出的对“完人”的理想追求,到洪堡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教育家纽曼、到文学批评家利维斯、瑞恰兹,最后到强调“整体性”的文化批评家艾略特。殷教授由此得出,“整体性”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词,倘若“英语专业”在学科设置之初就被分割为,诸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其结果很有可能是,“语言”这项技能都未必学成,落得“事倍功半”而非“事半功倍”。最后,结合此次“科技-人文-艺术”的主题,殷企平教授指出,语言与科学的学习都体现了人类对判断力共性的追求,而其中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正是对智性活动的“通约性”的关注。在如今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培养学生的一种应变能力,比培养某种特殊技能显得重要。

    在英语专业面临重要历史挑战的语境中,本次对谈围绕“英语专业”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深入展开,成为以“科技-人文-艺术”为主题的本届比较文学年会中的一场精彩活动。

专家论坛3


学院要闻

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双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专家对谈顺利举办

郑航航 · 2019-11-20

    11月16日下午,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第一届双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专家对谈于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举办。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阮炜与杭州师范大学殷企平教授以及众多高校学者出席对谈会。二位专家与与会学者就“英语专业与人文教育”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阮炜教授首先指出,这次对谈有两个大背景:第一是人工智能的兴起,造成了一般英语人才需求的下降;第二是汉语国际地位的上升,同样造成了英语需求减少的趋势。因此,国内高校大量英语专业的存在必要性引发了众所周知的争论,而这一争论与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思想有关。阮教授认为,首先需要厘清 “人文教育”和“英语专业”的概念问题。在他看来,这些概念的使用存在着一些混乱。目前国内高校所说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什么都能往里装”的教育理想;在实践中则表现为博雅通识教育。这一并不清晰的理想在实践中的确有些眼高手低、差强人意,从而引发了“浪费资源”的批评;但另一方面, “英语专业”的概念更成问题。阮炜教授指出,国内许多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实际上仅仅停留在语言训练层面上。“英语专业”与“英文专业”的一字之差,表现出对专业理解的深浅。最后,阮炜教授还联系此次比较文学双年会的“科技-人文-艺术”主题,畅想未来“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他预见,尽管AI等高科技的出现,将取代一部分普通的英语工作岗位,但新的职业也会孕育而生,如翻译软件训练师。他相信,在未来的英语专业人才身上,必将体现语言工具性与思想性的充分结合。

    殷企平教授就以上两个主要问题,与阮炜教授展开了“和而不同”的对话。关于阮教授提到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不容易实现的教育理想,殷教授表示认同,但他认为,越是艰难,就越应该努力向理想挺进。针对“人文教育”的概念模糊不清这一问题,他指出,“教育”本身也存在争议。殷企平教授认为,教育绝非狭隘的专业训练,它实际上指的是,学生在达到专业培养要求之后,教师将教学工作放置在更广阔的知识背景之中,为学生打开周边学科的窗口。其次,在此次对话交流中,殷教授带领与会学者不断追溯历史,从马克思提出的对“完人”的理想追求,到洪堡的高等教育改革,从教育家纽曼、到文学批评家利维斯、瑞恰兹,最后到强调“整体性”的文化批评家艾略特。殷教授由此得出,“整体性”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词,倘若“英语专业”在学科设置之初就被分割为,诸如科技英语、商务英语,其结果很有可能是,“语言”这项技能都未必学成,落得“事倍功半”而非“事半功倍”。最后,结合此次“科技-人文-艺术”的主题,殷企平教授指出,语言与科学的学习都体现了人类对判断力共性的追求,而其中英语专业的人文教育,正是对智性活动的“通约性”的关注。在如今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培养学生的一种应变能力,比培养某种特殊技能显得重要。

    在英语专业面临重要历史挑战的语境中,本次对谈围绕“英语专业”与“人文教育”的关系深入展开,成为以“科技-人文-艺术”为主题的本届比较文学年会中的一场精彩活动。

专家论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