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frican Detective Fiction as a World-Literar
- “外语+”的学科建设和方法探索——从人工多能
- 再读日本战后文学——以安部公房为例
- 文学研究中的史料——樽本照雄的范例和AI的效用
- 岛屿研究的多维视角:从加勒比群岛出发
- 新文科背景下国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与论证
- 研究问题的可靠性与时代性
- 第三波:全球南方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 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约塞连何以一直活着?
- SSCI期刊论文跨学科研究选题的艺术与策略
- 立场与立场表达的批评认知语言学研究
- 川端康成的战争体验与文学创作
- 翻译为什么失败
- 大语言模型赋能高校翻译教育和就业
- 打通翻译的最后一英里——搜商
- 《人工智能辅助翻译》课程设计与实施
- 时间、货币、机器——德意志浪漫文本的另一种“
- 量子哲学视域下的语言学研究
- 统制与谎言:战时日本媒体的法西斯化研究
- 培养国际传播中的中国故事讲述者创新实践
主题:“外语+”的学科建设和方法探索——从人工多能到人工智能
时间:2025年3月28日9:00
地点: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当前,外语学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数字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席卷全球,而外语学科则是首当其冲,有可能在大变动中失去主动。另一方面,外语学科或可趁区域国别交叉学科大建设之势和借助人工智能之翼而扶摇直上。绝大多数的外语学子不是人工智能的专家,但却可能成为数字化转型的赢家,从而在熟能生巧中早跑多跑,在专业运用中扩大买方市场,在学科交叉中参与设计,在迭代更新中作出贡献,在化挑战为机遇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人生和专业。
主讲人简介:
杨洁勉博士曾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党组书记、院长,现为该院学术咨询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区域国别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外交部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组成员等。曾获“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授予的世博先进个人奖”、“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杰出专业人士”。研究重点为大国关系、国际体系、全球治理和中国外交等,主持过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社科项目。研究方向为国际体系和大国关系,发表专(合)著20余部和论文约200篇,并多次获得上海社科优秀专著和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