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敏教授应邀出席“去殖民化与全球南方合作国际
- “区域国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的视角”论坛成功举
- 纽约州立大学教授Istvan Kecskes来我院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乔修峰研究员来我院讲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榕教授来我院讲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姜孟教授来我院讲学
- 延世大学Hansaem Kim教授来我院讲学
-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伟昉教授到我院讲学
- 伦敦大学Boldrini教授来我院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时学教授来学院讲学
- “数智时代的跨文化研究与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
- 第六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
-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浙江省教育厅高校
- 山东大学时卫国教授来我院讲学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Bradley Hughes教授来我院讲学
- 北京语言大学宁一中教授来我院作学术讲座
- 复旦大学Sandro Jung教授来我院讲学
- 华中师范大学刘兮颖教授来学院讲学
- 郭峰编辑来我院讲学
-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来院调研交流
11月8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姜孟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外语学习者同译词学习“同时僵化”假设》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詹宏伟教授主持。
姜孟教授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专业的出路,认为“语言智能”作为新新兴学科,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语言智能涉及到自然语言处理、语言识别、语义理解和智能交互等领域,它不仅能够提升文科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还能为文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工具,使文科教育更加智能化和现代化。
姜孟教授提出了外语学习者在同译词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同时僵化”假设。通过“反应时”和“脑电”实验验证,发现中国英语专业研究生在英语学习中对同译词的学习确实出现了僵化现象。姜孟教授在讲座中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实验样本的制备过程,并特别强调了语料库在评估搭配正确性方面的关键作用。在互动环节,姜教授耐心解答了师生们关于脑电试次正误筛选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学院副院长孙崇飞教授对姜孟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孙教授结合自己研究经历,分享了深刻的感想,并鼓励在场的同学们打破对实证研究的传统刻板印象。姜教授的讲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复杂的科学理论形象化,极大地加深了我院师生对新文科中跨学科融合理解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