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传播、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世界文学跨际互
-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和谐共生
- 写论文要几步
- 英美文学方向论文写作方法谈
- Eastern/Western, European/Asian Dilemmas of
- 文学与图像之符号传播论
- 多学科视域下的汉语翻译文学
- 搭配强度统计方法
- 多维视野中的乌克兰语言政策与语言冲突
- 外交话语的学科建设与区域国别研究
- 新时代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的挑战、机遇与探索
- 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现状、问题与前景
- 伦理智慧与伦理选择
- M.H.艾布拉姆斯论人文主义批评
- 外事口译与翻译实践
- 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
- 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制度演化、发展动力与未
- 翻译研究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与发表
- 圆桌论坛:风从东方来:西方艺术中的“中国风”
- 文化遗产与记忆:从过去到未来
主讲人简介:
董洪川,四川眉山人,博士/博士后,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二级教授(2011),博士生导师,中文核心期刊《外国语文》和CSSCI集刊《英语研究》主编;兼任教育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外语界面研究会会长、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委员、重庆翻译学会会长;曾在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诺丁汉大学、帝国理工等高校学习;主要研究英美现代诗歌、文学译介和外语界面研究;担任国内多种外语学刊匿名审稿人;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项目、重庆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在商务印书馆、北京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等地出版著译15种,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曾四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政府奖。
讲座内容简介:
艾布拉姆斯是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和浪漫主义研究的权威学者,他认为,文学即人学,由人创造,是“人的世界”的产品,因而它既是人的世界的反映,也是为了人的世界而存在。这一观点是其批评思想的核心。在他看来,人文主义批评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学批评。这种批评范式是西方自亚里斯多德以来主要的文学批评传统。本次讲座将以此为中心展开论述,并说明,人文主义批评/批评的人文范式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批评范式,本身具有丰富的历史承载;同时,也说明在艾布拉姆斯的眼里,历史与文化传统总是人文主义批评的不尽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