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大学孙继强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来学院讲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郑体武教授来我院讲学
- 纽约州立大学Istvan Kecskes教授来我院讲学
- 周敏教授应邀出席“去殖民化与全球南方合作国际
- “区域国别研究:文学和文化的视角”论坛成功举
- 纽约州立大学教授Istvan Kecskes来我院讲学
- 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宋享根教授来我院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乔修峰研究员来我院讲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榕教授来我院讲学
- 四川外国语大学姜孟教授来我院讲学
- 延世大学Hansaem Kim教授来我院讲学
- 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伟昉教授到我院讲学
- 伦敦大学Boldrini教授来我院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江时学教授来学院讲学
- “数智时代的跨文化研究与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
- 第六届名词及相关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杭州师范大学
- 外国语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入选浙江省教育厅高校
- 山东大学时卫国教授来我院讲学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Bradley Hughes教授来我院讲学
11月15日,上海外国语大学郑体武教授应邀莅临我院,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译诗之难与译诗之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周敏教授主持。
郑体武教授指出,译诗之难,首先源自诗歌语言的精炼与独特性。他深刻剖析了诗歌与小说在语言运用上的本质区别,强调诗歌中的词汇选择和句法构造常常打破常规,带给读者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郑教授以“一串葡萄酒”为例,生动揭示了量词在诗歌中前置修饰的特殊表达方式。这种语言现象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精准捕捉原文的意境与情感,又需在目标语言中找到能够打动读者的对应表达。
郑教授进一步强调,诗歌翻译的另一难点在于对原作深层意蕴的理解和再现。相较于小说语言的贴近日常生活,诗歌语言往往远离日常表达,从而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尤其是现代主义诗歌,其创作手法复杂,情感与人生体验多维,更是对译者的审美敏感度与文学素养提出了极高的挑战。
关于诗歌翻译的标准,郑体武教授重新审视了传统的“信、达、雅”三原则。他认为,这一翻译理论虽历久而尊为典范,然而对于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其适用性已受到限制。文学之语,常破旧立新,因此诗歌之译,不应囿于“信、达、雅”之传统藩篱,而应以“信”为根本,力求还原原作之神韵。在互动环节,郑教授耐心解答了关于翻译中涉及宗教问题的疑难。
周敏教授对郑体武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周教授表示,本次讲座不仅是对诗歌翻译艺术的深刻解读,也是对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角色的重新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