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ing to the Well:Community and Creativity为
-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我国与加勒比国家的关系
- Travelling Memories: Entangled Histories of
- AI时代的口译教育
- Hungarian Literary History and Laszlo Kraszn
- AI时代翻译及翻译研究的出路——文化视角的反思
- 地方高校如何发挥特色优势培养区域地方高校如何
- Research Trends, Theoretical Relevance, and
- 外国文学研究的话语自觉——以非洲文学为中心
- 话语互动论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 芥川龙之介对法国文学的接受:《马脚》再考
- 重现1921年芥川龙之介的西湖游历
- 翻译的“忠诚”:以葛浩文为例谈翻译的危机
- 悟之弥细 究之弥深:基于汉译的选题思考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全球教育治理
- 如何研究加勒比国家
- 翻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构建——兼谈翻译研究类课
- 加勒比“封”情
- 如何写好区域国别研究中决策咨询报告
- 《理解当代中国》融入大学英语教学新路径:语言
时间:2025年10月29日14:00
地点: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威廉·莫里斯是19世纪末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工艺美术大师和视觉艺术设计师,也是重要的社会主义者。讲座从威廉·莫里斯的图案设计谈起,从自然存在的图案到西非、美洲印第安人、中国的宫廷刺绣、少数民族织物与当代中国的农民画中的视觉艺术,探讨图案语言的审美与力量。
主讲人简介:
约翰·罗森瓦尔德(John Rosenwald)美国威斯康星州贝洛伊特学院(Beloit College)英语系退休教授,讲授诗歌创作及现代美国文学与维多利亚文化等课程,并长期担任著名诗歌杂志Beloit Poetry Journal主编。个人主要作品包括诗选《收获》(Harvest,2016)与小说《史蒂芬的盛宴》(The Feast of Steven,2016)。译作里尔克的《致俄耳甫斯的十四行诗》获2023年缅因州作家与出版商协会“杰出出版物奖”。作为富布赖特美国文化与文学教授,他先后在中国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浙江大学授课,曾获年浙江省“西湖友谊奖”。2012至2014年,他与妻子安·阿波尔(Ann Arbor)受邀在杭州师范大学创建跨学科教育试点项目。近年,他还组织中国农民画家展览,并合作翻译当代中国诗人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