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裸心表、蜻蜓眼睛及鲁滨孙的鹦鹉:漫谈文学研究
- 日本汉字的性质、功能及定位
- “桑丘·潘沙的魔鬼”——卡夫卡对《堂吉诃德》
- 语用标记编码的多语探索性分析
- 《檀香刑》中的比喻英译的复杂性考察
- Robinson Crusoe Portrait Frontispieces and t
- Grainger’s Caribbean Georgic, The Sugar-Can
- 翻译学话语体系创新:问题与路径
- 符号的跨文化转向
- 分类、镜子、墓地、电影院、花园、博物馆、节日
- 中韩/韩中交替传译技巧
- 翻译研究中的“性”字术语:现象与分析
- 拜伦《唐璜》之哥特式长诗中的哥特伪善言辞
- 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欧洲中国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 大学教师科研能力与专业发展
- 英语诗歌的节奏与翻译
- 情感与法理的悲剧冲突:哈代《苔丝》的法律审视
- 知识传播、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世界文学跨际互
- 机器翻译与人工翻译和谐共生
- 写论文要几步
主讲内容:
主要从日本汉字的概念、定义谈起,特别结合汉字在日本的演变历史,聚焦扫描进入到日本的汉字如何逐渐由一个外来文字向适应日本民族语言表达和文化传承需求的文字发展的历史过程。证明汉字到了日本历经近2000年的演化变迁,已经蜕变为与中国汉字迥然不同的文字,成为独特的“日本汉字”。对其独特的性质、特点乃至定位要有充分而又深刻的认识,这样才有助于我们对日本汉字乃至日本文化的性质特点以及中日文化交流的实质有一个全面深入客观的了解和把握。
主讲人简介:
潘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8年10月生于上海,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日语专业,1998年获得日语语言学方向博士学位。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高等日语教育》主编。曾任汉日对比语言学研究(协作)会会长。著有《日本辞书研究》、《日本汉字的确立及其历史演变》、《日语词汇文字论稿》等学术专著。主编《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合编《日语语言学》、《日语知识百题》、《日语概论》、《认知语言学入门》。合编著《日本古代文言文选》。译著有《日语概说》、《写给大家的日语史》、《写给日语教师的认知语言学》、《日语口语词典》、《认知语言学》等。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论文数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