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预告
- 外语专业的国别区域学创新探索
-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文学性反思
- “家”的变奏:从三个词的译衍谈“家”在西方文
- 裸心表、蜻蜓眼睛及鲁滨孙的鹦鹉:漫谈文学研究
- 日本汉字的性质、功能及定位
- “桑丘·潘沙的魔鬼”——卡夫卡对《堂吉诃德》
- 语用标记编码的多语探索性分析
- 《檀香刑》中的比喻英译的复杂性考察
- Robinson Crusoe Portrait Frontispieces and t
- Grainger’s Caribbean Georgic, The Sugar-Can
- 翻译学话语体系创新:问题与路径
- 符号的跨文化转向
- 分类、镜子、墓地、电影院、花园、博物馆、节日
- 中韩/韩中交替传译技巧
- 翻译研究中的“性”字术语:现象与分析
- 拜伦《唐璜》之哥特式长诗中的哥特伪善言辞
- 文化比较视域下的欧洲中国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 大学教师科研能力与专业发展
- 英语诗歌的节奏与翻译
- 情感与法理的悲剧冲突:哈代《苔丝》的法律审视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文学性反思
发布日期:2023-03-29 10:45:27 发布者:外国语学院
主题: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文学性反思
时间:2023年4月13日9:45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11-102
主讲内容: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忽略了文学性。事实究竟如何?什么是文学性?究竟如何看待翻译文学中社会和文学的关系?研究翻译文学的文学性,需要语境化外还需要什么?有必要重返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史和文学性演变史,在历史的脉络中对此问题加以辨析与反思。
主讲人简介:
张曼,女,博士,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院《中国比较文学》编辑。主要研究领域:文学翻译、翻译文学,中外文学关系,比较文学理论。出版学术专著、译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并完成教育部项目“台湾当代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与研究(1945-2013)”,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首席专家陈建华教授主持的国家重大课题“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