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必烈汗的御花园—-英国文学中的世界史
- 流浪与回归:科伦•麦凯恩小说中的共同体观
- 略论外国文学中的世界主义
- Community in Oliver Goldsmith’s The Vicar o
- 《大卫·科波菲尔》:文本细读与文学翻译
- 理解天才:《一位爱尔兰飞行员预见死亡》解读
- 应用翻译研究的前沿与学术论文写作
- 外语专业的国别区域学创新探索
-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文学性反思
- “家”的变奏:从三个词的译衍谈“家”在西方文
- 裸心表、蜻蜓眼睛及鲁滨孙的鹦鹉:漫谈文学研究
- 日本汉字的性质、功能及定位
- “桑丘·潘沙的魔鬼”——卡夫卡对《堂吉诃德》
- 语用标记编码的多语探索性分析
- 《檀香刑》中的比喻英译的复杂性考察
- Robinson Crusoe Portrait Frontispieces and t
- Grainger’s Caribbean Georgic, The Sugar-Can
- 翻译学话语体系创新:问题与路径
- 符号的跨文化转向
- 分类、镜子、墓地、电影院、花园、博物馆、节日
时间:2023年4月24日15:00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19-205
主讲内容:
叙事热兴起的根源,在于今人对叙事的本质与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一些人甚至建议把人类的物种学名由“智人”改为“叙事人”。柏拉图从一开始就提醒叙事负有传承文明的使命,不能一味“讨好群众”和“逢迎人性中低劣的部分”,今天的叙事学仍应保持这种对流行叙事的警惕。麦克卢汉说中国人是“听觉人”,这是因为相对于“视觉优先”在西方的较早出现,我们这边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保持着听觉社会的诸多特征。传统叙事的尚简、贵无、趋晦和从散等表现,只有与听觉的模糊性联系起来,才能理得顺并说得通。朱利安·杰恩斯的二分心智理论,带来的一个启发是人类的主体意识建构至今仍未完成,这一认识应当引起所有研究“人学”者的高度重视。ChatGPT的出现引发了对人类未来的恐惧,有人说碳基生命是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硅基生命铺平道路。为对付这种恐惧,人类需要重新审视自己身上的animal spirit——凯恩斯指出:“人类大部分积极的行为来自于自发的乐观主义,而非计算后的理性预期。”
主讲人简介:
傅修延,江西铅山人,文学博士,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叙事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中外文论学会叙事学分会会长。叙事学相关著作有《讲故事的奥秘》(1993、2020)、《先秦叙事研究》(1999、2007)、《叙事:意义与策略》(1999)、《文本学》(2004)、《中国叙事学》(2015、2016、2021年中文版,2020年斯普林格出版社英文版)、《听觉叙事研究》(2021年,列入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推荐书目)和《趣味叙事学》(2022年)等。专著《济慈诗歌与诗论的现代价值》入选2013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专著《中国叙事学》和论文《元叙事与太阳神话》获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二等奖与三等奖,论文《为什么麦克卢汉说中国人是“听觉人”——中国文化的听觉传统及其对叙事的影响》入选《<文学评论>六十年纪念文选》,五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与重大各一),七次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