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世界文学生态学的几点思考
- MTI学位点建设与人才培养
- “红色翻译”在英语世界的传播效果研究
- 怎样在国际A&HCI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 忽必烈汗的御花园—-英国文学中的世界史
- 流浪与回归:科伦•麦凯恩小说中的共同体观
- 略论外国文学中的世界主义
- Community in Oliver Goldsmith’s The Vicar o
- “叙事人”“听觉人”与“二分心智人”——兼谈
- 《大卫·科波菲尔》:文本细读与文学翻译
- 理解天才:《一位爱尔兰飞行员预见死亡》解读
- 应用翻译研究的前沿与学术论文写作
- 外语专业的国别区域学创新探索
- 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文学性反思
- “家”的变奏:从三个词的译衍谈“家”在西方文
- 裸心表、蜻蜓眼睛及鲁滨孙的鹦鹉:漫谈文学研究
- 日本汉字的性质、功能及定位
- “桑丘·潘沙的魔鬼”——卡夫卡对《堂吉诃德》
- 语用标记编码的多语探索性分析
- 《檀香刑》中的比喻英译的复杂性考察
时间:2023年5月10日13:00
地点:仓前校区恕园25-106
主讲内容:
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领导人著作英译为代表的“红色翻译”,自发行以来便引起海外读者关注,成为国外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它们在海外的传播效果值得进一步考察,需要更综合立体的研究。本讲座从图书翻译出版中的“宣发”—“馆藏”—“评论”三个传播环节入手,基于Python抓取国外图书馆藏量和亚马逊买家评论,来综合分析“红色翻译”著作在海外的传播及受众的接受,进而提出提升传播效果的策略与方法,为“红色翻译”在海外的译介与传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主讲人还将分享自己对MTI教育的经验与见解。
主讲人简介:
陶友兰(1972~),女,博士,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翻译系主任,MTI教育中心主任。获中组部“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领军人才称号,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称号,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德国“洪堡学者”,曾赴牛津大学、海德堡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等名校访问进修。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教育、典籍翻译与国际传播、语料库辅助翻译研究等。出版著作、译著、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兼任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er, Perspectives(SSCI&A&HCI)等国内外多家期刊编委、审稿人。